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祭。120年前,中日之间进行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该条约规定:中国承认朝鲜独立;中国向日本割让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中国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加上赎回辽东半岛的3000万两共2.3亿两)以及新开通商口岸、增加内河航线等共11款。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  相似文献   
42.
1974年的西沙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我人民海军对外反侵略作战的第一次海战。我作为当时南海舰队司令部情报处的一名译电员,直接参与和亲身经历了西沙海战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3.
李锋 《今日海南》2014,(12):34-35
<正>在三沙,这个祖国南海边防前哨,有着一支特别的维权维稳干部队伍,他们与驻岛官兵一道,同甘共苦,携手并肩,共同守护着国家2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情系三沙,用心守护三沙特殊的地位和环境,更需要地方干部与部队官兵"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三沙是"兵市",三沙市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部队的支持,部队的建设与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军地干部一致认为,只有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才能胜  相似文献   
44.
王树强 《春秋》2014,(2):32-36
正威海卫,今威海市,取"威镇海疆"之意,位于山东半岛的东北端,与辽东半岛的旅顺口隔海相对,共扼渤海的门户,素有"渤海锁钥"之称。威海卫城区,在古代只是一个小的渔村。到了1398年,即明朝洪武三十一年,为了防御倭寇的侵扰,明朝政府才在此屯兵设卫,修筑城池。从此,这里便称作威海卫。长期以来,威海卫虽然在抵御倭寇、巩固海疆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  相似文献   
45.
海战和陆战谁对战败影响更大 提起甲午战争,人们总是首先想到北洋水师,似乎这场战争就是败在海上的。事实上,清朝和日本在海上只发生过两次海战和一次舰队保卫战:丰岛海战是一次规模不大的遭遇战,黄海海战是一次惨烈的交锋.而其胜负学术界今日仍有争议,第三次则是北洋水师被围困在威海军港逐渐被消耗最终全军覆灭的过程。  相似文献   
46.
《法制博览》2011,(15):10-12
1988年3月初,两艘飘着八一军旗的军舰出现在南中国海面上。它们是我人民海军导弹护卫舰鹰潭号和湘潭舰,奉命去南沙执行正常的巡逻任务和考察。  相似文献   
47.
张伟 《法制博览》2011,(15):6-8
1974年,毛泽东已81岁高龄。此时尽管他身体欠佳,但头脑却依然清醒、睿智。这一年,在毛泽东的决策、指导下,我军在西沙海域进行了一场规模不大但意义非凡的海上自卫反击战。这一战,不仅是中国海军舰艇部队第一次对外作战,也是毛泽东一生中决策的最后一仗。  相似文献   
48.
张伟 《党的建设》2009,(7):58-59
1974年,在毛泽东的决策、指导下,我军在西沙海域进行了一场规模不大但意义非凡的海上自卫反击战。这一战,不仅是中国海军舰艇部队第一次对外作战,也是毛泽东一生中决策的最后一仗。  相似文献   
49.
四十四年前,新中国第一海战一一八’六海战在祖国东南海域的福建东山岛东南方向的28海里处发生。我英勇的人民海军用几艘小艇击沉美制蒋舰“章江号”和“剑门号”,给气焰嚣张的蒋军以致命的打击,在我人民海军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十年前,本文作者深入海战故地,并采访了当年我军前线总指挥孔照年,功臣麦贤得、姜宜资、戴寿怀、许睦华、尤金山等30多名参战者,掌握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并查阅有关档案资料,在此基础上,写出了长篇纪实《沧海英雄》一书,由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题写书名,由长征出版社出版。为纪念建国60周年,彰显人民海军保卫国防的丰功伟绩,本刊特从本期开始,选载该书的《八·六海战》一章(标题为编者所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0.
<正>沈寿昌、陈金揆、黄祖莲(无存照),他们是容闳的弟子,在仅有十二三岁的年龄,就波涛万里、远离故土,赴美利坚合众国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是近代中国第一批"海归"。这些官学生,来到津沽热土,入北洋水师学堂读书深造:他们是严复的学生,学成后在北洋海军各舰队服役,迅速成长为骨干力量。1894年7月(光绪二十年),日本军国主义者悍然发动甲午战争。在浴血奋战的海疆上,无论是丰岛海战、黄海大战,还是在威海卫保卫战中,到处都有留美幼童的身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