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正甲午战争迎来120周年的祭日,一时报刊有关文章风起云涌,无论是否专家,皆大放舆论,细观则一些文章根本置史料于不顾,亦不深入研究,只从表面老调重谈,一些观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亦有名为反思云云,如似贬低,实在有愧甲午战争中抵御倭寇为国捐驱的先烈。例如依旧将甲午战争战败归结于甲午海战的失利、将甲午海战的失利归罪于北洋水师等等,即有悖史实,也极不公平。北洋水师不是罪人,其倾尽全力,在丰  相似文献   
73.
<正>核心提示:甲午战争爆发1 20周年的时候,中日关系正经历着建交40年后的一次令人痛苦的倒退,值得今天的人们深深总结。今年是甲午马年,正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了两个甲子,在中国人的历史记忆中打下的烙印,难以磨灭。不幸的是,当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的时候,中日关系正经历着建交40年后的一次令人痛苦的倒退。个中因缘,值得今天的人们深深总结。痛定思痛,应对120年前的甲午战争历史作出检讨,算作历史与未来的对话。  相似文献   
74.
关于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清郑澎湖海战的天气及相关方法论问题的探讨@周翔鹤$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75.
海战目标识别与打击法律规则是海战方在对海战目标识别与打击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原则、规则和惯例的总称。现代海战中,海战攻击方运用海战目标识别与打击法律规则,应“严守”对享受攻击豁免权目标的识别与打击规则,“敢用”对海战军事目标的识别与打击规则,“慎守”战场欺骗行为识别与打击规则,“活用”海战目标打击手段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76.
正进行海上公祭活动的船只发出阵阵汽笛声、礼炮声,让人回忆起百年前荡气回肠又痛断肝肠的甲午战局。120年前的9月,作为中日甲午战争的第二个主要战役——黄海海战打响。此役中,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遭重创,但未沉一舰。自此,北洋舰队后退至威海卫,黄海制海权落入  相似文献   
77.
应琛 《新民周刊》2012,(18):36-39
1974年,西沙保卫战收复了西沙诸岛。1988年,赤瓜礁之战首次实现对南沙主权的实际存在。近段时间,中菲在南海上的持续对峙在引起世界关注的同时,也让人们不禁回忆起历史上与中国有关的两次南海冲突。1974年,中国为捍卫西沙主权。  相似文献   
78.
赵辉 《两岸关系》2014,(9):37-39
正"行走在甲午战争故地之上,每一处历史遗迹,都变得清晰可辨,似乎甲午海战的每一颗炮弹都打向了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直观而震撼。只要两岸青年共同去了解、认知这段历史,共同携手前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两岸之间将不再有鸿沟,两岸间也将架起更多交流的桥梁……"这一幕是7月9日,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北京分营营员、台北教育大学的杨同学在山东威海刘公岛北洋海军忠魂碑前诵读祭文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79.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是支持战争的必要条件。甲午战争初期。李鸿童等人寄望于英、美、俄等西方列强出面调停,战和不定,贻误了先机。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日本不宣而战:清朝政府被迫仓促应战,甲午战争开端。1894年8月11日,光绪皇帝下旨正式对日宣战,各种军事准备随即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80.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举世震惊,影响深远。中国割让宝岛台湾,赔偿巨款,创痛深巨,危机四伏,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日本则由于小国击败大国,成功跻身于西方列强队伍,成为世界强国。中日两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由此发生了此消彼长的深刻变化。近日观看《甲午大海战》,直接看到的是中国军人的悲壮和中国国家的耻辱。但站在军人的视角,我们必须从中看到军队职能与国防战略的关系、学习外国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军事斗争准备与战争胜负的关系,必须看到军人的时代责任和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