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37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46篇
政治理论   52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1979年12月,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的吴南生代表省委向党中央国务院做专题汇报时,第一次正式提出"经济特区"这一名称。本文是对这位负责筹办广东省三个经济特区,兼任省特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同时兼任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后的首任市委书记、市长的专访。  相似文献   
72.
新的起点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深圳市委在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发展新目标。这是对深圳未来30年发展目标的一个新定位。  相似文献   
73.
《法律与生活》2010,(17):M0001-M0001,3
今年的8月26日,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50岁的生日。30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从这个昔日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开始迈出坚定步伐的。日前,国家领导人在考察深圳特区时,高调评价了深圳特区30年的成就,并借特区50年这个时间节点释放中央对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坚定态度,强调中国未来的发展还是要靠改革开放。在今年夏天这个特定的舆论场中,这番表态备受国内外关注。  相似文献   
74.
阿计 《江淮法治》2008,(17):40-40
日前,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传出消息,近期制订《深圳经济特区无线电管理条例》时,将试点引入立法辩论机制,召集部分包括人大常委会委员在内的人大代表、专家、行业人士和公众代表,就条例草案中的主要制度和内容进行公开辩论。深圳人大的这一举措,开全国之先河。  相似文献   
75.
《党建文汇》2010,(10):4-4
今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它的30岁生日。整整30年,深圳从当初的一个边陲小镇,成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以下这些新词汇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深圳30年的变迁。  相似文献   
76.
杨巨帅 《中国监察》2010,(19):18-18
2010年9月6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建设成就,希望深圳等经济特区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这一刻,而立之年的深圳以其取得的累累硕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77.
我们支队担负着深圳经济特区一百多公里的管理线和耕作口的巡逻执勤任务,点多线长,部队分散,情况复杂。多年来,我们认真做好管理教育工作,确保了部队的安全稳定,部队连续多年被总队、公安部边防局评为“三无”先进单位、安全工作标兵单位。  相似文献   
78.
深圳市人口变迁的背景和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3月,深圳市成立。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建市30年来,深圳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口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深圳市常住人口1979年仅有31.41万,到2008年已经增长了28倍,达到876.83万人,30年间共吸纳外来人口800余万。30年人口变迁现象堪称人口迁移历史上的奇迹,研究30年深圳市人口变迁现象具有极强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9.
《率先迈向现代化的中国经济特区》一书已于最近在广州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吴智棠教授主持的一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也是广东省委党校与珠海市委党校合作完成的一个课题 ,是研究特区现代化问题的一部著作。本书力图勾画我国五个经济特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反映广大经济特区人民的艰苦创业历程 ,展现特区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作者打破常规的构思方法 ,以独特的逻辑思维组织行文 ,不以特区发展的时间顺序 ,而是以特区建设中的几个横断面来展开。全书共分六章 ,分别从经济特区兴办的时代背景、中…  相似文献   
80.
赵灵敏 《南风窗》2008,(5):28-31
"新特区"在很大程度上承载了人们变革现有不合理利益格局和发展模式的梦想。这是"新特区"可以承受之重吗?制度创新会成为"新特区"的第一选择吗?"新特区"的主政者显然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