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54篇
中国政治   66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人在饥寒交迫时,首先是要活着,为生存而奋斗。温饱之后,他会问:"为什么活着?"社会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总是循序渐进的。今天,当中国经济从"杀出一条血路"到成为世界第  相似文献   
4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在经济建设提档升级、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让农村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事业?这值得我们探讨。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长期致力于基层文化发展与研究工作的四川省文化馆副馆长吴立春。  相似文献   
43.
冯华  于海冲 《时代风采》2013,(15):24-25
他们人到中年,为了温饱、为了子女能有更好的生活,在城市里苦苦打拼。 建筑工、环卫工、保洁员、洗碗工……由于缺少技能、没有文化,他们大多干的是城市里最苦、最累、最脏的活儿;  相似文献   
44.
贵州自1994年开始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已基本解决了730多万人的温饱问题,贫困人口由近千万人减少到270万。这不仅是贵州历史上的一大奇迹,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奇迹。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45.
30年前滁州市的“大包干”,打响了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这一创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迅速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随着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城市改革和农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农村出现了部分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集体经济薄弱、奔小康步伐不快的状况。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强组织、促进发展,成为当时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重要课题。滁州市委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决定采取“一联一包双挂”的办法对全市后进村、  相似文献   
46.
《前进》2000,(5):1-1
同全国一样,山西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20多年来,山西农业的基础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有较大提高,农产品总量和农民收入逐步增长。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清醒地看到,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农村经济结构和乡镇企业发展缓慢的影响,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稳定解决,农民收入水平偏低且增长缓慢。根据省委部署,进一步深化我省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基本目标就是要稳定解决贫困户温饱,提高农民整体收入水平。为此,我们就必须按照《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47.
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有效措施。目前,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省份已达到23个,低保对象已达1509万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补助金41.6亿元。多年来,中国坚持不懈地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农村存在丧失劳动能力、疾病缠身和自然灾害等致贫原因,开发式扶贫难以在一些困难农户身上奏效,并难以杜绝一些返贫现象,导致近年来中国农村减贫难度逐步加大,速度趋缓。  相似文献   
48.
诗二首     
不知什么原因,现在戴手表的人越来越少了。而计划经济时代,戴手表可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我有一块珍藏了27年的“钟山”脾手表。值得骄傲的是,20多年前,我竟是我们村同龄青年中最先戴上手表的人。那时,尽管一块南京产的“钟山”表只需要三十几元,但对温饱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的老百姓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手表更是一件既时髦又时尚的奢侈品。在老百姓眼里.手表是专给那些在城里上班、吃“商品粮”的国家工作人员戴的,农民根本买不起,更不舍得。  相似文献   
49.
每个人都不免有一个理想,或为温饱,或为名利,或为学问,或为德行,或为事功,或为醇酒妇人,或为斗鸡走狗,所谓"从其大体者为大人,从其小体者为小人"。这种分别以什么为标准呢?  相似文献   
50.
丁新泉 《前沿》2011,(1):30-32
在旧中国,没有一个政府能够解决人民的生存、温饱和发展问题。但是,社会主义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这一历史难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从贫穷走向富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实践证明,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