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1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5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171篇
中国共产党   126篇
中国政治   281篇
政治理论   74篇
综合类   9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41.
安世民 《理论月刊》2023,(10):151-160
在《三体》小说中,刘慈欣用网络游戏的形式描绘出三体文明的生存兴衰史,并揭开了两大文明斗争的序幕。此种游戏叙事有别于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作者在叙事文本中表达出对古典文化相当程度的认同。通过这类叙事文本,读者得以了解三体世界对其生存真理的求索过程,认识其强大的文明自觉。三体游戏的终章开启了三体文明的星际远征,这次远征是三体文明的未来,也是人类文明的落日,因为它象征着高等文明对低等文明进行了毫无负罪感的反道德力量的侵略。人类文明的不同群体对外星生命的道德认知呈现出不同的态度,这种态度也成为他们面对生存危机作出不同抉择的行为动机,值得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842.
葛静深 《外交评论》2023,(1):78-108+6-7
电子游戏是一种新兴的大众文化产品,具有独特的参与性、互动性等媒介特征以及显著的意识形态属性。不同国家的电子游戏折射出不同的战略文化和外交传统。流行于美国的第一人称射击(FPS)游戏,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复杂的政治经济背景,体现了美国黩武主义的外交传统和冲突型的战略文化,是当前美国“军事娱乐复合体”生产的最重要的大众文化产品,在美国国内及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20年来,美国主流FPS游戏持续输出同质化的意识形态与战略文化,将虚拟的世界秩序建立在“好”与“坏”、“强”与“弱”、“文明”与“野蛮”、“社会内部”与“社会外部”之间的对立之上。美国FPS游戏塑造了地缘政治“邪恶他者”与“仁慈帝国”之间相互对立、处于永恒战斗状态的世界观,建构了一个以美国为中心、基于“道德等级”的世界秩序。美国FPS游戏宣扬美国霸权,以技术例外主义的物质性权力塑造不受约束的政治例外主义,并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叙事、机制,建构美国霸权的合法性权力。以FPS游戏为代表的美国新兴大众文化产业对内影响美国公众的认知、对外传播美式价值观,已经成为现阶段美国最重要的一种软实力工具。  相似文献   
843.
电子游戏应以何种著作权客体予以保护,学界和实务界仍存争议。设立法律客体的目的在于使法律对特征相同或相似的法律现象具有统一的调整路径,而电子游戏因本质类型差异和客体交叉,被统一地纳入单一权利客体保护不仅存在逻辑和适用上的障碍,还可能使玩家本应享有的著作权被“一刀切”式地剥夺。“单一客体说”在电子游戏类型差异和玩家行为独创性差异的“二元差异性”视角下似有讨论空间。同时,为了使电子游戏著作权保护能更好兼顾当下游戏画面直播、二创视频等典型纠纷,可以考虑充分发挥用户协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4.
<正>2022年,海南省“扫黄打非”战线围绕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紧扣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坚持群防群治、疏堵并治,抓源头、强基础,凝聚“扫黄打非”强大合力,着力为加快海南自贸港建设营造天朗气清、昂扬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网络太方便了,学生不会的东西可以上网查,但鼠标点到的瞬间,网络暴力游戏、低俗小说也会影响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五指山中学网络直播课——《互联网与你我他》上,老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相似文献   
845.
元宇宙是一种新的连接方式,旨在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现实与虚拟之间全面且深度的连接。在治理意义上,元宇宙所带来的技术与观念冲击都对原有的现实秩序造成了挑战。电子游戏作为元宇宙的雏形之一,可以成为元宇宙治理秩序的一种政治隐喻。在电子游戏中,人往往以一种具象化的数字身体而存在,可以能动地操控着这一数字身体实现特定的目标。但在另一方面,人的能动性在电子游戏中又会受到各种规则约束。数字身体的掌控问题背后反映的是规则秩序与主体能动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作为一种治理技术,电子游戏向主体提供了有限的快感,并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制造不快。电子游戏在不快与快感的交替调制中来激发主体的能动性,最终服务于游戏规则和秩序的不断完善。游戏政治学的隐喻预示着调制型治理将成为元宇宙秩序建构和维护的一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