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93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232.
233.
根据11月28日河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省重大发展战略法制化的决定》,今后国家机关主要负责人擅自调整省重大发展战略将被追究行政责任,甚至有可能被撤职。据悉,此举在全国尚属首次、(11月29日《河北日报》)现实实际当中,部分地方存在换一任领导改一次发展战略与规划现象。而像部分地方这样发展战略与规划任意调整,乃至出现"朝令夕改"  相似文献   
234.
日本禅僧无象静照于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来华,咸淳元年(1265)归国。在华前四年在浙江杭州径山寺参禅,住持石溪心月对他悉心指导,帮助他实现开悟。静照最终嗣法心月。归国后,静照牢记心月教诲,开创禅寺,宣扬禅法,为禅宗扎根日本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235.
目的 观察手术序贯应用十二味疏肝利胆颗粒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肝胆管结石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3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6例)与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常规予以抗感染、护肝、补液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手术后第1天予以口服十二味疏肝利胆颗粒;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水平、肝功能相应指标,以及手术后胆汁颜色、胆汁细菌培养结果、T管引流量和结石累计复发率.结果 手术后3、7 d,观察组患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7 d,观察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前清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7 d,观察组患者胆汁颜色复常率、T管引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25个月内进行随访,观察组结石累计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82%vs 21.21%,P<0.05).结论 手术序贯应用十二味疏肝利胆颗粒有利于控制术后胆管炎症,促进术后肝功能恢复和残余结石排出,防止结石再生.  相似文献   
236.
医籍文献中清浊概念广泛存在“同词异义”现象,因不同取象来源构建的清浊概念具备不同的内涵。取象于天地生成意象的清浊观念,以升降属性为核心特征,后世升清降浊治法、谷气清浊体系、宣清导浊学说等分支理论或由此发展而来。取象于水流动静意象的清浊观念,则以动静属性为核心特征,继而演变出营卫清浊、病机清浊等学说。而中药药性认知也因受取象比类的清浊理论影响,形成了以质重味厚主降者为浊和以辛香雄烈主动者为浊的两种特色鲜明的药性清浊理论。  相似文献   
237.
目的 建立十三味和中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法鉴别处方中延胡索、白芍、陈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十三味和中丸中柚皮苷的含量。结果 TLC色谱中分别检出延胡索乙素、芍药苷、橙皮苷,阴性对照无干扰。柚皮苷在44.52~222.6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91%,RSD=1.31%(n=6)。结论 所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十三味和中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38.
目的 通过临床调查研究因有偿采供血、吸毒致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携带和(或)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人群的舌象特点. 方法 运用舌象拍摄和专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有偿采供血或吸毒致HIV携带和(或)AIDS人群的舌象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 有偿采供血或吸毒致HIV携带和(或)AIDS人群中出现率较高的舌象有:热象舌色出现率分别为63.64%和65.71%,瘀象舌色出现率分别为33.64%和41.14%,胖大和(或)齿痕舌分别为40.45%和45.14%,裂纹舌分别为35%和26.86%;两类人群均以白苔居多,黄苔出现率分别是23.18%、28.00%,厚苔的出现率分别是40.45%和31.43%,腻苔出现率分别是65.91%和82.29%. 结论 两组人群的舌象表现较为一致,HIV携带者和(或)AIDS患者常见舌象特点是:舌质红;苔厚腻,以白腻居多;舌体胖大或有齿痕;有瘀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