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113篇
中国政治   222篇
政治理论   81篇
综合类   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新时期的教育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简单地知识传授.而是要构建行而有效的社会、学校、家庭立体教育模式。然而现实情况中,家长由于工作、年龄、学历、方法、代沟等种种因素,对孩子的教育有时显得无所适从、手足无措。  相似文献   
72.
岁末年初,许多职场人总会莫名其妙地焦虑起来。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家的焦虑可归纳为三点:一是焦虑年底加班,二是焦虑来年职业规划,三是焦虑“经济危机”。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但对于许多职场人士而言,却是“一年之急在于冬”。快要过年了,但在年前,工作任务却如泰山压顶般地堆过来,仿佛是把一年的事情集中在年终的最后几天里。采访对象:老陈.女。53岁,制鞋厂工人午饭时间,记者终于采访到了老陈。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老陈还是很热情地端茶倒水。  相似文献   
73.
社交焦虑是大学生日常社会交往中常见的心理不适,本研究对某大学365名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程度、自尊水平以及人际归因的倾向进行测量并讨论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三个因子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自尊水平、外控失败归因以及有无学干经历可以作为社交焦虑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4.
心理诊所     
《人民公安》2009,(23):60-61
民警来信: 我是一名从警12年的刑警.工作一直勤恳努力.最近发现我的情绪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要和我有关系.心理会受到很大影响.总是在想会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其他事情发生.想得很多,想得很远.搞得自己很是焦虑.以至于有一点事情我就很难入睡.做什么事情都觉得没有兴趣.  相似文献   
75.
2011年04月29日来源:人民日报同样看待一件商品价格,有人显得很"淡定",有人表示"鸭梨"很大;同样面对一桩刑事案件,有人焦虑等待"正义到来",有人则  相似文献   
76.
刘岩 《青年论坛》2001,(3):83-84
情感在外语学习中不仅是学习的促进剂,而且也是学习的抑制剂,帮助成人学员消除恐惧和焦虑,其外语学习就会取得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77.
当下,人人都在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确,在社会道德问题上,有许多不和谐音符充斥着我们的视听:一些企业见利忘义,为了自身的蝇头之利而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诸如“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事件层出不穷,屡屡见诸报端,引起人们对健康问题的焦虑;  相似文献   
78.
弗氏父女的焦虑理论和自我防御机制理论不仅揭示了人类精神领域深层的奥秘,也为我们审视犯罪心理的形成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同时还为我们预防犯罪心理形成提供了应对之策。长期焦虑或高度焦虑会使人心理失衡,严重者出现精神疾患,更为严重者则可能以犯罪行为作为终结。面对焦虑,个体只有摒弃消极的应对方式,动用积极健康的自我防御方式,才能使自己走出焦虑的心理泥沼,同时也使自己远离犯罪。  相似文献   
79.
郑楚光 《世纪行》2012,(3):13+20-13,20
近年来.民众的道德焦虑.日甚一日。从打死无辜、强征强拆、钓鱼执法的强者暴力,到屠童灭门的社会残暴。从开胸验肺、断指伸冤、土炮维权、跳楼自焚的民怨,到见死不救的社会冷漠。从“达芬奇”式的坑蒙拐骗,到地沟油、毒牛奶、霉大米、瘦肉精的天良尽失,民众的心理一再受到冲击,期盼道德回归的良好愿望一再受到打击。  相似文献   
80.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军官沈星、最美警卫战士高铁成、最美司机吴斌、最美路人周冲,还有最美清洁工、最美护士、最美孕妇……仿佛一夜之间,生活中涌现出了数不清的“最美”,我们的社会正在成为“最美”竞相绽放的花园。 在“最美”频频出现的背后,还有另一些让人记忆犹新的事:彭宇案、药家鑫案、小悦悦事件,以及三聚氰胺奶粉、染色馒头、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在某种层面上,这些事件引发的道德焦虑催生了当前“最美”人物的井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