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5篇
法律   164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24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20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犯罪心理测试作为科技发展的一项成果,在许多国家刑事诉讼中已经得到运用,也显示了其作用.我国自引进这项技术以来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在理论上仍存在着较大争议.我国目前并无对犯罪心理测试的明确法律规范,也就使得其实施虽然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进行的,但同时又缺乏相应的程序规范.这是与程序法治所格格不入的,必须从诉讼法的角度对其应用程序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2.
犯罪心理的复杂性决定了改造罪犯内容的多样性.改造罪犯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是可以列举的,但不是单一的.随着历史的进程和在押犯成分的变化,对罪犯的改造内容,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和充实的过程.<监狱法>对改造罪犯的目的和工作内容,已经作了明确的规定.不能离开我国改造罪犯工作的现实和法律规定,将改造罪犯的内容限制在某一点上.  相似文献   
13.
犯罪心理学作为刑事科学中的组成部分,其价值范畴体现为精神价值、实体价值与应用价值三个层次;犯罪心理学的方法论体系由科学的哲学方法论、系统方法的一般论与具体研究方法构成。本文旨在探讨精神价值与哲学方法论、实体价值与系统方法论、应用价值与具体方法之间,及其价值范畴各层次与方法体系之间的上下位协同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由于大学生心理不成熟,思想价值观发生变异,加之其法律意识淡薄和高等教育存在着缺陷,造成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坚持“智力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模式;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等,是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消极选择、在网络社会的消极互动、不良心理意识在网上的强化及网络造成的青少年社会化的缺陷,是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不可忽视的因素。加强网络的管理,加强青少年健康上网的引导,重视青少年不良心理意识的疏导,是预防青少年犯罪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流动青少年犯罪数量近几年一直呈攀升趋势,已然成为未成年人犯罪中占比最大的一类犯罪,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对流动式家庭中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了解流动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便于社会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从流动式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的特点、类型以及作案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流动式家庭中父母、压力以及所处生活环境对未成年子女犯罪的影响。最后就以上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17.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先进司法应用技术。此项技术主要运用心理学中有关记忆的原理,通过检测犯罪嫌疑人有无涉案的犯罪心理痕迹,达到区分作案者与无辜者的目的。目前,此项技术主要运用于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尤其在侦查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此项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原理的科学性与结论的可靠性已得到实践的证实。在肯定犯罪心理测试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测试结论的证据属性。当前我国犯罪心理测试制度存在不科学、不完善等问题,应从立法与司法角度规范此制度,从而促进其得到正确运用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心理测试技术在犯罪案件侦查审理中的应用,它由相关的理论、方法、技巧和软硬件测试系统所构成的科学体系。其具体应用过程由3个技术环节中的6个阶段技术组成。它们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共同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理论的拓展和实践的普及上,提供不同的技术服务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郭军伟  蔺云亮 《法制博览》2023,(22):106-108
犯罪心理痕迹是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时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等现象,在犯罪行为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客观真实的反映,是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够反映其独特而稳定的心理现象的征兆。对犯罪心理痕迹的研究、分析需要依托于物质痕迹的基础,更离不开传统的侦查模式为其指导。犯罪心理痕迹存在的载体主要有:犯罪现场的状态、被害人的人身、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等。准确应用犯罪心理痕迹对案件进行分析,可以为确定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串并案件、判断嫌疑人的作案动机和目的以及分析出嫌疑人的身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主要分析了互联网上的色情信息、暴力信息以及互联网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对青少年形成性犯罪心理、暴力犯罪心理和诈骗犯罪心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以期对解决这一现实严重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