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9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9篇
法律   47篇
中国共产党   121篇
中国政治   252篇
政治理论   81篇
综合类   1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日本积极倡导"东亚共同体"建设,并自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亚洲领袖.但极端的民族主义和狭隘的民族意识导致日本难以做到以平等的姿态与中国和亚洲各国携起手来共同创造和平与繁荣的东亚新秩序,这成为该设想难以变成现实的主要症结.近代日本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后,极端的民族主义就日益凸显出来,这一方面表现为对内的专制,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亚洲邻国的轻蔑和对欧美强国潜在的对抗意识.今天,日本极端的民族主义影响没有彻底清除,不能适应东亚经济政治区域化的历史要求.日本非科学的、缺乏民主和世界主义的民族主义,与其"东亚共同体"的设想存在着内在冲突,给日本的东亚政策造成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由于受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的影响,墨西哥外交政策的基石是不干涉原则和民族自决。但墨西哥作为发展中国家,其外交政策不得不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调整。冷战结束前,墨西哥的外交政策更多地强调民族主义;冷战结束后,墨西哥外交政策从强调民族主义转向现实主义,和美国结成战略联盟,大大改善同美国的关系。但是,墨西哥外交政策依然具有继承性。  相似文献   
73.
福泽谕吉(1834-1901)是日本近代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被誉为“日本的伏尔泰”。“日本之所以能够奇迹般地通过明治维新、借助西方文明迅速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资本主义先进国家,与福泽启蒙思想的巨大促进作用密切相关”犤1犦。“文明史观”犤2犦作为其启蒙思想的主要方面,有其一定的进步性,但特定的历史环境决定了其“文明史观”具有民族主义因素的主要基础。(一)福泽谕吉出身于德川幕府末期中津一个下级武士的家庭,深受封建领主的压迫,深刻体会到了封建制度的反动腐朽,同时又目击日本在西方列强的欺凌压迫下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受到的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74.
全球化和民族主义关系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浪潮对民族国家构成了强大的挑战,民族主义勃兴和全球化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冷战后民族主义呈现新态势.  相似文献   
75.
世界现代史上的民族主义发展经历了三次浪潮,它们有进步的与反动的之分.当今世界民族主义表现为民族分离主义、宗教民族主义、"泛民族主义"、部族民族主义等不同形态,特征各异,但就其作用而言以消极影响为主导.冷战后,民族主义问题具有国际化、暴力化以及民族主义与宗教势力连体发展的趋势,造成的恶果日趋严重,并有持续发展之势,但受多种条件的制约,其发展力度有限.  相似文献   
76.
吴努时期,缅甸华侨中存在国籍(选择)问题的主要是第一代移民、一代和少数二代以上的侨生.这一时期这部分华侨入籍并不积极,入籍比例较低.这主要是缅甸民族主义政策对华侨的影响,吴努政府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实践,中缅关系的亲善,中国对缅甸华侨的影响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7.
李会勇 《法制与社会》2011,(12):292-292
在不同的语境下,民族主义具有不同的内涵特征。对民族主义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影响着中国法治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本文着重从民族主义的内涵出发,来探讨民族主义对与中国法治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78.
网络民族主义的勃兴,是与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以及其他社会环境因素的综合效应紧密关联的。它借助网络技术,通过言语行为表达民族主义情绪;它不但以崭新形态备受关注,而且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并且已经非自觉地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动力量,尤其在促进公民意识生成、扩大民众政治参与和推动市民社会建构等层面上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79.
钱峰 《东南亚纵横》2001,(12):34-34
2001年10月3日,在数十万警察、民兵和部队的严密保护下,被暴力和流血事件所困扰的孟加拉国第八届议会选举终于尘埃落定。议会300个席位已经决出283个,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领袖、前女总理卡莉达·齐亚领导的四党联盟以绝对优势胜出,获得了 203席,其中仅民族主义党就获得 186.席。尽管早在大选之前,分析家与舆论就一致看好齐亚,说她会东山再起,但民族主义党所获席位之多,实为孟加拉国建国以来所罕见。卡莉达·齐亚于10月15日正式组建联合政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另一位女强人、前总理谢赫·哈西娜领导的人民联盟在此次大选中…  相似文献   
80.
吴景明  刘中树 《求索》2010,(12):184-186
中国文化民族主义产生于中西文化交汇、碰撞的近现代历史,主张维护民族文化自主性和独立性,弘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以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辜鸿铭构筑了基于儒教哲学的"良民宗教"思想体系。这一体系对内抵制西方物质实利主义,建构心灵与理智谐和的国民性;对外呼吁道德、公理,以实现民族救亡及国际新秩序,对中国现代国族及民族文化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