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69篇
中国共产党   106篇
中国政治   190篇
政治理论   56篇
综合类   7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新时代中国在质疑声中走出一条有效的环境治理之路,为理解中国国家治理制度优势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本文采取制度互补的理论视角,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在环境治理上是如何“把制度搞对”的。研究发现,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的设计与执行能够很好地补足现行法律等其他制度的缺陷,而且制度自身具备内在的互补性,呈现出政治与法治的结构性互补,党内法规、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之间的治理功能耦合,纵向督察机制与全面监督机制相结合以及党和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的特征。制度互补性的生成有赖于历史与现实的塑造、执政党观念的变迁、国家层面的制度试验与“干中学”等机制。本研究结论表明,中国的制度优势在于既能通过分散式政策试验实现经济治理的成功,也可以通过国家层面的制度试验解决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法治的维度出发,研究流域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从立法、执法、司法、共治四个方面提出加强区域流域治理的具体举措,强化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以期为流域环境治理提供法治保障,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市域建设。  相似文献   
13.
14.
1933年5月美国政府建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负责开发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注重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状况,保护了流域内的森林和土地资源,维护了流域的生态平衡。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环境保护和治理经验,对各国在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环境公民社会与环境治理体制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公民社会是公民及公民组织依据环境权益,积极介入和影响政府,企业等主体的环境决策和治理行为的公共领域及运行机制.中国的环境治理由原来的政府主导模式逐渐引入了环境公民社会元素,从而促进了环境治理体制的发展.环境公民社会中,公民环境参与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机制,对环境治理体制起到了不同的促进作用.环境公民社会的完善和发展是环境善治实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吴明红  钱雁 《行政论坛》2022,(5):147-153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文章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为遵循,从生态系统保育、环境质量改善、资源合理利用等三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剖析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与取得成效之间的关系,揭示政府推进生态环境改善和气候治理面临的挑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但省域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差异显著,各方面进展尚不均衡,生态基础脆弱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的短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治理的矛盾依然存在,资源利用优化面临挑战,环境质量改善与民众对优美环境的期盼还存在差距。需要继续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加强生态系统保育,推动资源消费革命,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与永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孙涛 《友声》2013,(2):3-4
<正>为落实中美两国领导人共识、推动中美地方政府交流合作,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美国全国州长协会于4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和天津举办了第二届中美省州长论坛。天津市市长黄兴国、河北省省长张庆伟、黑龙江省代省长陆昊、福建省省长苏树林、广西壮族自治区代主席陈武和美国艾奥瓦州州长特里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两型社会”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迫切要求加强生态环保工作,实现环境代内公平。代内公平要求不同区域、人群因环境污染、环境保护与治理所引致的成本与收益的公平负担与分配。环境代内不公平包括环境污染代内不公平和环境治理代内不公平,这两种不公又分别体现为区域不公平、城乡不公平、贫富不公平三个维度。欲消弭环境代内不公平,须完善环境税费政策,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实现环境污染外部效应的内部化,落实“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利用内容分析法全面展示中央环保督察这一中国环境治理场域下的最新治理实践。中央环保督察的启动是中央政府对压力型环境治理实践中失衡的央地关系、府际关系和政社关系的主动调适,并试图消解因上述关系失衡可能引致的合法性风险。环保督察的实施一方面实现了环保压力的再传导,并通过引导地方政府的注意力来塑造其对环境治理的长期偏好,另一方面也通过建立督查信息链改善了央地间的信息不对称。但由于环保督察内生于压力型体制,因而其领导、组织和运行的微观机制还无法摆脱对运动式治理的路径依赖,这反映了转型期中国环境治理实践的特点:复杂繁重的环境治理任务呼唤进一步完善以法治化为核心的常规治理,但替代性治理机制的匮乏使中央在短期内仍需借助高规格的环保督察来倒逼地方政府完善常规治理。  相似文献   
20.
软治理是一种以软权力和软法为依托的全新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具有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手段柔性化、治理规则软法化、考核评价人本性等特征,有助于克服传统硬治理模式的不足。实践中,农村环境软治理面临着治理主体碎片化、软治理机制虚化、软法体系与效力不足、治理考核硬取向等问题和挑战。推进农村环境软治理,要着力建设生态型政府,强化政府农村环境治理职能;培育多元主体,提升农村环境自治能力;构建软治理机制,促进社会合作;完善农村环境软法体系,提升软法效力;健全农村环境考核体系,强化软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