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8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47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43篇
中国共产党   1197篇
中国政治   766篇
政治理论   343篇
综合类   4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464篇
  2008年   669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则,反映并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意愿和权益,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成与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准则。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奉行的价值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政治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主线。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以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起点的;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以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点。  相似文献   
8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83.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正在经历伟大的历史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逐步走向完善,这一方面推动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会进一步显现。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进一步丰富发展,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新的实践并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党的干部队伍整体性新老交替也将在这个时期进一步完成。总而言之,新世纪新阶段是国内伟大变革的特殊时期,这一切既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  相似文献   
84.
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把中国共产党30年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由三个重新概括为四个,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个问题的前面,冠以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个新概括,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党通过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在思想路线和党风学风上进行拨乱反正,确立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85.
为迎接新中国60华诞,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9年9月17日在京举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出版座谈会。  相似文献   
8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7.
88.
韩庆祥 《政治学研究》2022,(6):26-35+156-157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表明二十大报告意义重大、内涵深刻、影响深远。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二十大报告是一篇重要文献。深入学习研究二十大报告,发现贯穿其中的一个大逻辑,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逻辑。它包括生成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世界逻辑。生成逻辑,就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聚焦于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是这一创新突破的基础,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根本性的创新突破都聚焦于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意味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突破和成功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起点是十八大以来;理论逻辑,在于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实践逻辑,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逻辑,就是中国的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经历了从“世界失我”到“世界有我”再走向“世界向我”的历史演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贯穿二十大报告的...  相似文献   
89.
肖丽华  贺志明 《学理论》2009,(27):16-17
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必须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0.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世界历史和当代中国现实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这个理论体系所独有的理论品格和独特蕴含: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独特性,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总结,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民族主体性凸显的理论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