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203篇
中国政治   201篇
政治理论   71篇
综合类   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09,(7):62-62
在遭遇周期性经济危机时,往往也是重新组合生产要素的时候。对于个人也是一样,个人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在这一时期.政府会提供许多免费的就业技能培训。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参加那些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等于是给自己补课——补就业技能、创业能力和一般性的素质。  相似文献   
82.
误区一:把按劳动要素分配等同于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是十六大报告中的新提法,它指的是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很明显,它是存在于私营企业和外资经济中的。而按劳分配则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很  相似文献   
83.
梁謇 《奋斗》2014,(9):33-3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具体来讲,涵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赋予农民更多的集体收益分配权能,允许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第二,赋予农民更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允许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将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人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84.
马克思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原则是凭借劳动证书实行按劳分配。列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实行了货币工资、奖金、利润分成等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中探索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问题。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在理论上,应厘清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保障、收入差距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上,须划清按劳分配与按企业经营权分配、按资源垄断分配、按执掌公共权力分配的界限,规范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85.
本文着重探讨马塘村按生产要素分配模式的形成及其影响,马塘的实践告诉我们: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仅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而且对经济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尽管按生产要素分配坚持的是效率优先的原则,但它能有效地解决公平问题;按生产要素分配对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也将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6.
经济全球化现象是于80年代中期出现的,90年代经济全球化正从有形商品和生产的全球化扩散至无形产品,即信息和金融等服务业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四大环节的全球一体化,是资源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当今世界各国在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等方面日益交融的格局下,任何国家不能离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顺应这一趋势,融人世界经济潮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国际产业结构正朝着技术、知识、服务密集的方向发展。这一发展趋势,不仅对上海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上海职工队伍加快知识化、  相似文献   
88.
我国近年来有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了模糊的甚至错误的看法。就多数人来说,这是认识问题。通过学理论,摆事实,讲道理,这些模糊观点和错误认识是不难纠正的。  相似文献   
89.
尺度或标准问题,是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但在现实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收入分配的论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收入分配尺度思想。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尺度主要是生产要素的占有与不同占有者的实力。在共产主义社会,收入分配的尺度是劳动与需要。从这些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发现四种分配尺度,即生产要素、实力、劳动与需要。客观考察各种分配尺度的理论逻辑与现实效用,对解决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0.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就整个国家来说的。从企业来说,我认为创新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创新分为三个方面: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是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德提出来的,他说创新就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这个定义一直到现在还有它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