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69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55篇
各国政治   89篇
工人农民   71篇
世界政治   2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1篇
法律   1850篇
中国共产党   5498篇
中国政治   8410篇
政治理论   1642篇
综合类   2323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79篇
  2022年   325篇
  2021年   402篇
  2020年   492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99篇
  2016年   499篇
  2015年   969篇
  2014年   2513篇
  2013年   2460篇
  2012年   1806篇
  2011年   1634篇
  2010年   1597篇
  2009年   1455篇
  2008年   1660篇
  2007年   837篇
  2006年   677篇
  2005年   477篇
  2004年   409篇
  2003年   359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泰语里有这样一句话:“水中有游鱼,地上有粮食。”快速工业化作为政府的一项成功政策已经给泰国的自然环境和农村人民的生活造成破坏。如今,泰国同时以令人羡慕的经济增长率和乌烟瘴气的曼谷街道而闻名于世,人们不禁要把他们两者联系起来,寻找其中的关系。比如,有少数人认为为城市富人而建的高尔夫球场吞噬了农田、挤占了稻田的用水、污染了河流,导致许多农村人民生活质量的下降,家庭和村社生活也因外来打工者的到来受到干扰。  相似文献   
42.
沈政 《新湘评论》2005,(9):15-18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湖南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正是人与自然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建设“生态湖南”,就是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以最小的环境资源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坚持利用和保护相结合、开发和建设相协调,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宏伟工程。  相似文献   
43.
最近,在报上看到两则报道。读后颇为感慨,令人深思。 其一:早在1999年,美国环境保护署、8个州政府和10多个环保组织就联名对美国电力公司提出诉讼。它们控告这个能源巨头重建的燃煤发电厂没有采取控制污染的措施,结果生产时排放出的硫酸盐和硝酸盐生成的酸雨对阿迪朗达克山脉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44.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领导力是领导活动中最重要的功能性范畴,是领导活动持续的一种生命力,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助推器,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方向。在领导系统中,领导力是一个带有根本性、战略性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胜力量。它内生于和谐的领导生态中,同时它的生成和提升又反作用于领导生态,促进其进一步和谐化,服务性和人本性是其最为本质的特征。当前要提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力最重要的是要把和谐社会的理念内化为领导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从而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45.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不断探寻更为有效的保护环境的新举措。建立环境税收制度,将税收和环保结合起来,可以发挥税收在控制污染、调节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生态利益为本位,以实现代际公平为主要目标;应改革传统排污收费制度、调整资源税和消费税、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和征管制度,从而构建我国新型的环境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46.
庄礼伟 《南风窗》2007,(8):86-87
未来人们的眼睛像星星,在上面盯着我们。但似乎渐渐地,他们的眼睛就像现在废气夜空中的疏星一样,预言般地黯淡、退隐了。  相似文献   
47.
国际环境保护正在成为重新塑造国家主权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系统论述1972年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国际环境保护以何种方式对国家主权产生了何种影响。第一,国际环境保护通过引发全球关于主权与环境关系的讨论导致国家主权观念的渐进式变化,即传统国家主权观应该调整以适应全球生态相互依存。第二,国际环境保护通过建立国际环境机制导致了国家主权实践的显著变化。一方面,国家通过环境成本外部化谋求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表现在国家在开发利用本国资源时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污染排放也日益受到国际限制、向国外转嫁污染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国际环境机制促进了国际环境合作,提高了国家保护环境的能力,从而改善了国家对内的环境管理权,提高了政府增进国民福利的能力。最后,以欧盟的环境政策为个案,分析国际环境保护影响国家主权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48.
欧洲的环境保护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北欧的环保又是欧洲最好的。当人们一踏上欧洲这片遥远而美丽的土地,总感觉天是那么蓝、云是那么洁白,到处森林茂密、河流清澈、环境清洁、空气清新,使人心旷神怡,仿佛踏进了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世界,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绿色王国在欧洲从城市到乡村,除了正在施工的工地,很少看到裸露的黄土。据有关资料介绍,欧洲的森林覆盖率普遍很高,一般都达到40%以上。挪威总面积38.7万平方公里,凡超过25度的坡地都未耕种,到处是无边无际的森林和草坪,无论在何处,不到20分钟就可以进入森林。欧洲人酷爱绿色,酷爱森…  相似文献   
49.
邹克渊 《中外法学》1991,(4):36-39,56
<正> 南极大陆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围绕该大陆的南大洋为3600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球陆地和海洋的十分之一.南极地区是人类尚未开发的地球上的最后一块疆域.由于全球环境的日趋恶化,人类已日益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南极环境是全球保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何有效妥善地保护南极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已是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试图以法律角度论述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全面保护机制. 一、保护南极环境的现有法律制度及其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0.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进展、障碍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对中国和东南亚5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在过去的若干年里,这一合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是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矛盾,以至于这些问题和矛盾严重阻碍了进一步的合作与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障碍,文章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希望突破目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