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4篇
  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1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1074篇
中国共产党   176篇
中国政治   603篇
政治理论   64篇
综合类   43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正近年来,人们在享受通信、互联网以及银行金融业务等高新技术所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同时,利用电信和网络的诈骗犯罪案件也在持续高发。此类案件隐蔽性好、社会影响大;骗术的快速推陈出新,叫人防不胜防;群众一旦受骗,少则数千,多则上万,或者更高金额的财产损失。这不仅损害了公民的财产甚至人身合法权益,也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此类案件还存在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现象,社会影响极为恶劣。如何杜绝或者减少此类诈骗行为的发生,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让我们畅享电子科技成果,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82.
以银行资金为对象的金融骗局往往给银行带来巨大损失。除了损失规模 ① 以外 ,骗局得逞率的高低、骗局消极发现率的高低 ,也是反映银行被害损失程度的重要指标。显然 ,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许多。然而 ,笔者在对 1 0 0起金融诈骗案件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 ,来自被骗银行自身的被害要因 ,是众多可能的因素中不能忽视的一个。按照被害人学 ② 的假定 ,犯罪是加害人与被害人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加害人与被害人的互动中 ,既有加害人对被害人的侵害 ,也有被害人对加害人的刺激。这些来自被害人方面的 ,诱发加害行为的因素 ,就称为被害要因。了解被害要因的意义 ,并不亚于了解加害原因的意义。对被害要因的自觉认识 ,正是积极预防被害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83.
从今年8月起,北京警方开展金秋风暴专项打击行动,查封了利用医托进行诈骗活动的北京圣丰、金太和两家医院,抓获涉案嫌疑人80名,起获印章、票据、假中成药、现金、  相似文献   
184.
毛瑁 《政府法制》2009,(24):21-21
美国一名男子从一家企业领取了47万美元工资,但他从未在这家企业工作,因而遭到指控并面临牢狱之灾。安东尼·阿尔马蒂现年35岁。检察官说,阿尔马蒂2002年9月接受了新泽西州电信企业亚美亚公司一份工作,后来改变主意,没有去上班。  相似文献   
185.
面对电信重组后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青海铁通积极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思路和方法指导青海铁通的运营管理。找准并统筹解决公司在发展道路上特别是新形势下遇到的各类突出问题。实现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6.
[案情]周某因犯抢劫(杀人)罪,被江苏省甲县公安局于2002年5月12日实施网上通缉。案发后周某逃匿.并冒用捡来的苏某身份证生活。因苏某涉嫌诈骗犯罪在逃.2010年3月11日,山东省乙市警方误将周某当作苏某抓获,经比对乙市警方发现周某与其所持苏某身份证上的照片不符。在乙市警方审查其真实身份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7.
诈骗类案件中,嫌疑人(被告人)到案后往往会采取翻供的形式逃避法律制裁。由于此类案件本身的特殊性,嫌疑人一旦翻供,容易导致检察机关案件审查及庭审环节陷入困境。从理想层面分析,改变“口供至上’’办案模式是应对翻供的最有效途径,但从现实角度来看,研究并充分运用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以及出庭指控技巧不失为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8.
樊辅东 《河北法学》2012,(3):186-190
根据目前的法律及司法解释,“经二次催收不还”是构成恶意透支的一个必要条件,发卡银行必须实施“催收”行为。由于法律及司法解释并未对催收的含义、催收方式、催收效力认定作出明确规定,导致实践中产生很多争议问题,给认定恶意透支带来困难。结合工作实践,通过对立法本意的阐释,对“催收”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催收”是发卡银行向持卡人主张信用卡债权的一种民事行为,“催收”属于犯罪构成的实体要件,“催收”的效力不以对方是否收到催收信息为必要条件。之后对各种催收方式进行归纳分析,并对如何认定催收效力进行论证,最后对立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9.
钟玉彬 《法制博览》2013,(2):281-282
当前,由于大学与社会联系愈加紧密,高校安全管理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校校园诈骗作为大学校园的多发案件,应该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当前大学校园内诈骗案件的类型、特点以及预防对策三个方面,阐述对于高校诈骗案件的理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0.
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诈骗犯罪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小萍 《犯罪研究》2000,(3):9-11,4
“银行承兑汇票”是国家法定的金融票据之一,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弱点。本文在阐述“银行承兑汇票”特点,分析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诈骗犯罪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杜绝此类犯罪的四项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