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3篇
  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1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1074篇
中国共产党   176篇
中国政治   600篇
政治理论   64篇
综合类   42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31.
贷款诈骗罪是金融诈骗犯罪中发案率较高的一种犯罪。鉴于目前学界存在一种对将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贷款诈骗罪犯罪构成要件的质疑,作者将其作为本文探讨的原点,山此出发,还针对实践中单位贷款诈骗的数种情形,提出对单位骗取贷款行为的相应对策,以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32.
犯罪嫌疑人多具有特殊的社会身份,以公司、企业为掩护进行贷款诈骗活动随着国家金融体制政策的不断理顺、调整,各商业银行逐步确立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管理的经营思想,将贷款审批权限逐级上收,并建立了相关审查责任制,贷款的发放愈加严格。但由于犯罪分子多具有一定的社会身份,挂有厂长、经理的名头,甚至具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年企业家等一系列政治荣誉,他们依靠手中的经济实力,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以企业公司需要引进项目寻求发展等  相似文献   
33.
国内不断涌现的彩票类犯罪行为,立法和司法界都存在不同的认识,致使实践中对此种犯罪的处理面临窘境。彩票投注站人员虚假出资购买彩票,在犯罪主体上就突破以往出现的案件,增加了实践中对此定罪处罚的难度,综合彩票法律关系的本质和特征,在现行立法体制下以诈骗罪予以认定为宜。  相似文献   
34.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信息产业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75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三年十一月十三日  相似文献   
35.
2002年,广州电信青年迎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中国电信上市、共青团建团八十周年,局团委成立五十周年的喜庆日子。一年来,广州电信共青团组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以“新世纪、新电信、新青年”为工作主线,以“团旗召唤我、永远跟党走”为全年  相似文献   
36.
37.
信用证诈骗案件是近年来多发的一类经济犯罪案件,其常见犯罪手法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付随单据、文件,使用作废的信用证,骗取信用证,利用信用证"软条款"进行诈骗等。对于该类案件的侦查,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侦查措施,主要有分析信用证运作流程,寻找侦查突破口;收集查证相关单据凭证,为认定犯罪提供关键证据;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犯罪嫌疑人外逃;树立深挖犯罪思想,努力追缴赃款赃物;加强合作,建立查办信用证犯罪的协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38.
王海涛  周宜俊 《法律适用》2012,(12):109-111
[案情]2010年12月上旬至2011年1月初,被告人任剑新明知QQ名为"喜欢你"的人开设仿冒中国银行网页的钓鱼网站,出于牟利目的,不但为该钓鱼网站多次开通空间、注册域名,并将这些空间、域名绑定到国外的服务器上,还  相似文献   
39.
涉众型非法集资犯罪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北京市检察机关办理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与集资诈骗案为样本,发现当前涉众型非法集资犯罪形势严峻,作案手段不断翻新,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金融安全。因此,基于贯彻罪刑法定原则与激发市场活力的出发点,必须对合规民间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限加以准确厘定。在司法实务中,对于重复投资情形下的犯罪数额应当累计计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的投资人不宜认定为刑事被害人,涉案财物的认定和处理应该兼顾投资人与被告人合法权益,最大限度降低犯罪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40.
曾倩颖 《法制与社会》2013,(36):261-262
《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明确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成立要件,有助于司法机关准确定罪量刑。此犯罪行为是一种游离于民刑之间的违法行为。司法实务在准确探究刑法介入的边界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各界对透支行为入罪的种种争议,正视信用卡产业自身的迅猛、粗放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机制缺陷和不足,并为预防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发生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