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65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苏燕 《时代风采》2007,(2):42-45
懂爱的男女,虽为爱消得人憔悴,但始终是衣带渐宽终不悔。当那些自以为真的已失去的东西找回来后,我们没有理由不为千年修得的这份福而倍加珍惜。  相似文献   
152.
近年来,我国妇女劳动边缘化、妇女商品化、妇女婚姻生活搁浅、弱势女性群体问题凸显,妇女的合法权益时有受到侵犯。这些新问题的产生表明,现阶段我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实际地位仍与男子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成为事实上的真正平等。现阶段男女不平等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性别分工的大众文化心理积淀、阶层分化的影响、现代科层制认同传统性别歧视意识等。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思想文化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探讨现阶段我国存在男女不平等现象的原因和实质,将…  相似文献   
153.
阿明 《时代风采》2007,(4):10-12
要结婚了,婚房问题立马成了摆在眼前首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自然得先安个“窝”。 “买了房子好结婚”,使婚房成为购房主力军中的一支。可是,对于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你真的已经准备好、考虑清楚了吗?买多大的房子、什么样的户型更适合小夫妻,哪些配套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54.
冯理达 《北京观察》2002,(10):32-33
本该高的不高不该重的加重 我国人口健康现状如何?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公布1998至2000年三年的国民体质监测情况是:本应长高的不高,平均降低3厘米左右;不该加重的加重,男女体重较三年前平均增加1公斤至3公斤.  相似文献   
155.
张立 《中国妇运》2010,(9):36-38
性别统计是通过对男女两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权利、作用以及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分析对比,找出解决男女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提出政策建议的廿会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6.
论点辑要     
《中国审判》2011,(11):97-97
事实婚姻构成要件男女双方主观须具有以夫妻身份永久共同生活的目的性,自主占有就演化为事实婚姻男女双方主观上具有支配配偶身份的意思;公然占有就演化为事实婚姻男女双方将支配配偶身份的事实向社会公开而得到社会认可;和平占有就演化为事实婚姻男女双方支配配偶身份的事实应是双方自愿的结果。不过,事实婚姻男女双方主观善意或恶意并不影响事实婚姻成立与否,已有配偶的事实婚姻男女双方可以成为重婚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7.
相当沉重的话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多适婚男女有了后代,成为三口之家。如今,这类家庭的男女主人最年轻的也该光荣退休、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了。  相似文献   
158.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江泽民在庆祝三八妇女节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妇女被压迫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私有制的废除和公有制的建立,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就会逐步解决;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相似文献   
159.
事实婚姻的概念在我国法学界争论颇多,目前大致有三种代表性表述:第一种为"承认说"。认为事实婚姻是"没有配偶的男女,未进行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婚姻。"第二种为"公认说"。认为事实婚姻是"没有配偶的男女,未进行结婚登记便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两性结合”。  相似文献   
160.
同工同酬原则的困惑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工同酬是现代劳动生活领域里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承载着捍卫平等、反对歧视的价值理念。尽管同工同酬原则公理性昭然,并广为现代立法所确立,但其操作性和适用性却不尽理想。同工同酬作为法律原则,具有劳动基准的属性,与按劳分配原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贯彻同工同酬原则需要努力消解诸多困惑,也应在本体和前提两个层面上进行检讨和反思。同工同酬原则因其理念的正当性而不容置疑,但其充分实现所需求的社会条件和制度文明也较高,在一个不尽理想的社会环境下,其感召意义远远大于规范意义。贯彻同工同酬原则应该凸显宏观层面(报酬率的订定与适用)上的含义摄定及其追求。尽管如此,努力探索消解困惑之途径,寻求推进适用之出路,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