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77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以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的文章,还发表了毛泽东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各省级报刊也先后全文转载,全国一下子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狂潮。然而这篇文章的组织者和作者并没因此而闻名全国,相反却默默地忍受人们误解。近日,笔者有幸找到文章的组织者———顾立清老人,了解了这几近湮没的历史故事。顾立清并不愿…  相似文献   
32.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被严重地扩大化了.本文从教育革命理论、经济因素、政治压力和个人崇拜等多个视角对这一运动扩大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3.
《党课》2013,(14):54-54
针对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等问题,安徽省庐江县采取吸收青年入党等举措,优化农村党员结构。该县大力吸收农村知识青年入党,把返乡创业者、种植养殖大户、农村退伍军人、致富带富能手和大学生“村官”,作为发展党员的重点,安排表现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进入村委会和其他组织,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接受培养锻炼。  相似文献   
34.
青年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起到先锋带头作用。“五·四”运动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一次伟大胜利,提倡科学、民主的新思想,传播了马克思想主义,为中共的建立了准备了条件,新时期的青年运动要发扬“五·四”精神,高举振兴中华的旗帜,坚持科学民主精神,建设一个经济富强、民主法治的国家。  相似文献   
35.
巍巍刘山脚下,悠悠汝水之滨,有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郏县。这里曾因毛泽东“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一光辉批示,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成为当时知识青年心中的圣地。如今,人大代表的一件复修广阔渠的议案,引来一泓汝河水,义为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激活了一道旱涝保丰收的源泉。  相似文献   
36.
蒋建春 《台声》2013,(2):62-63
去年11月9日,我应邀赴台参加台北二二八纪念馆举办的“二·二八事件与青年学生特展”的开幕仪式。这个特展展出了1947年“二·二八”事件时参与其中的许多台湾青年学生的事迹。那个年代,这些热血青年纷纷组织各种青年学生团体,还组织了“学生军”拿起了武器。他们是台湾光复后的第一代知识青年,关心台湾的社会,自觉投身社会进步运动。  相似文献   
37.
从军抗日去了台湾 我父母祖辈在农村务农,我初中毕业在村小学教书。1944年,在抗日战争的紧急关头,资溪县县长召集我们开会,说国民政府要征召10万知识青年入伍,呼吁全国知识青年从军报国。  相似文献   
38.
正对于中共发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原因,法国人潘鸣啸等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方探索,提出了诸如改造青年思想及消除社会分工的意识形态动机,恢复秩序及强化毛泽东领袖魅力的政治动机,发展农村和边疆地区与限制城市人口增长、解决失业问题的社会经济动机等观点[1]。我们认为,作为新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内特殊人口流动现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也可以借用人口学理论视角来进行新的阐释。这方面,美国学者李(Everett.S.Lee)提出的"推拉理论"能够成为一个分析框架。作为上  相似文献   
39.
对于中共发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原因.法国人潘鸣啸等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方探索.提出了诸如改造青年思想及消除社会分工的意识形态动机.恢复秩序及强化毛泽东领袖魅力的政治动机,发展农村和边疆地区与限制城市人口增长、解决失业问题的社会经济动机等观点。  相似文献   
40.
今年74岁的邢燕子虽已两鬓斑白,但精神矍铄,依旧是那样的朴实无华。她曾是我国最早树立的知识青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两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当采访中被问到什么是她印象中最深的事时,燕子大姐脱口而出:“参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记忆最深,也是最难忘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