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849篇
  免费   678篇
  国内免费   324篇
各国政治   1028篇
工人农民   1312篇
世界政治   366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44篇
法律   17955篇
中国共产党   26994篇
中国政治   42979篇
政治理论   10351篇
综合类   15023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968篇
  2022年   1074篇
  2021年   1247篇
  2020年   1474篇
  2019年   909篇
  2018年   485篇
  2017年   930篇
  2016年   1624篇
  2015年   3265篇
  2014年   9715篇
  2013年   9495篇
  2012年   12384篇
  2011年   13222篇
  2010年   10495篇
  2009年   10196篇
  2008年   10380篇
  2007年   8202篇
  2006年   7806篇
  2005年   5221篇
  2004年   2886篇
  2003年   2552篇
  2002年   2563篇
  2001年   2063篇
  2000年   1753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从党的政策表述及当前实践来看,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形塑过程蕴含着“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党建”的出发点是巩固党的组织优势和执政基础,表现为基层组织体系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进而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准备条件。“共建”要求探索“一核多元”的治理模式,既要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共建”力量的联结和协调,也要保障多元治理主体的有效参与,同步推进群众自治、社会共治和公共服务。“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呈现,亦关联着社会治理研究范式的更新。  相似文献   
73.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行为体之间的一种社会建构,其构建会涉及到诸多国际社会性因素,必然是一个国际政治社会化过程。由于国际理念/规范社会化的渐进性、国际社会的多样性以及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必然会呈现出阶段性、多样性、反复性的特征。对于日益崛起的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国际政治社会学意义。随着国际社会的不断发展进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的主体条件与物质技术条件也会日益完备,有理由相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前景终将实现。  相似文献   
74.
邓涵 《当代亚太》2019,(6):131-157
澜沧江—湄公河地区合作制度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正在日益复杂化。2018年作为"峰会年",可以为评估该地区的制度竞合提供有效的视角。通过提出参与成员是否具有排他性、主导成员是否为同类型国家、议题领域是否重叠、合作内容是否涉及"高级政治"、目标原则是否具有外向性这5个维度的指标进行系统评估,并对中国、日本、越南和泰国四个关键国家的互动进行案例分析,文章发现,澜湄地区合作制度之间的竞争被夸大了;澜湄合作与日本—湄公河合作互为主要的竞争对象,但前者是被动跟随而非主动挑起竞争;柬老越发展三角、柬老缅越合作与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三河流域经济合作战略也相互竞争,但后者正在取得优势;澜湄合作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湄公河委员会之间不会出现"制度达尔文主义"。  相似文献   
75.
2020年庚子春节注定是不寻常的,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从中央到地方,全社会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而奋斗。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党和人民坚定信心、众志成城,心手相牵、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提高政治站位。  相似文献   
76.
《新东方》2019,(2)
对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经济领域的不平衡与不充分。因此,要准确把握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机遇,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有效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7.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级法院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及时、从严惩处妨害疫情防控犯罪,积极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大局。截至2020年2月20日,全国各地法院一审审结妨害疫情防控刑事案件219件,涉及240人。司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更面临着终极考验。综观本次最高人民法院交出的答卷,可以看到,全国法院系统在这场大考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78.
79.
80.
青年对农村干部这一职业群体社会认同程度在入职前后出现的由高到低转变,导致了其从选择进入农村干部群体到主动从乡镇村岗位中流出,在其中,自我认同、社会及组织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重构自我认同和追逐自尊的过程中,择业青年选择进入农村干部队伍。但由于现代性社会风险的压力,青年在基于追求安全感的自我认同建构中呈现出高度的危机意识和带有焦虑色彩的上进意识,并在职业的稳定性中表现出来。同时,在社会比较、体制内的政策冲突和组织隐性规则下,农村青年干部遭受了群体外部积极性构建失败和群体内部合法性的持续瓦解。在目前,构建农村干部群体的社会意义系统应成为维持农村青年干部稳定性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