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篇
法律   74篇
中国共产党   125篇
中国政治   219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我国壮族和老挝佬泰族群“厄”(“额”)神话中所描述的蛇化作翩翩公子迎娶人间女子为妻,或蛇为孤寡老人尽孝;蛇变法降雨,淹没村庄等的情节描写,在现代人看来是荒诞不经的。这是蒙昧时代原始人在万物有灵的基础上将蛇人格化、神化的结果,体现着我国壮族和老挝佬泰族群先民对蛇的心理认识和信奉。下面,笔者就对“厄”(“额”)神话中所蕴含的宗教内涵进行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92.
<正>我在《观察与思考》2012年第1期上发表的《再论理直气壮地讲共产主义理想》一文,第二部分"共产党就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目标而奋斗的党"中有这么一段话:"《宣言》的作者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便是毕生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最早、最卓越的代表者。现在有人编织所谓晚期马克思否定早期马克思  相似文献   
93.
神话,不单是文学的研究范畴,也是宗教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范畴。然而对于“神话”这一术语,许多权威理论家和当代学者使用得过于随意和模糊,本书直陈其弊,对20世纪的几种神话理论做了非常激烈的历史性批判。但作者并未试图将这一术语完全从我们的理论或分析语言中清除出去,而是指出,我们能够,或许仍可继续使用“神话”这一概念来思考,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应当停止对这一概念的思索,必须明了我们所讨论问题的意向与语境,必须面对我们如何、是否,以及为何应当使用这一术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
95.
在新作《山本》中,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集中展现了作为一种认知与表达方法的神话对日常生活史的介入,从而为神话与历史的辩证关系提供了一种新型观照视角。与其他作家着力于创造意识形态属性明显的集体性或个体性神话不同,贾平凹试图还原神话在人类日常生活史中的本真状态,突出其作为人类知识与思想来源的背景作用,以及以“互渗”形式促成人与万物实现互联的重要特质。作为一种方法的神话,也体现于其通过具有神性特质的人物设置,构建日常生活的神话空间,继而形成一个整体性的稳定神话系统。贾平凹在《山本》中不仅表现了神话视阈中日常生活的和谐流动,也展现了现代革命与权力神话对传统神话时空的侵蚀、压制、重组,以及由此引起的日常生活的断裂,作家借此探讨了传统神话由生而灭的历史过程。神话视角的切入,使贾平凹获得了神话视阈的观照,并在日常生活的漫流中发现神秘与朴实兼具的现实生命质感,重塑了一段亦真亦幻的历史。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以丽江纳西族社会历史上的殉情死亡仪式为例,分析殉情习俗的发生之因和后续之因,神话与习俗、习俗中的仪式的关系,并尝试运用人类学通过仪式理论及象征理论等探讨仪式过程的深层含义,以解析纳西民族的心理及思维结构.  相似文献   
97.
苗族神话思维模式与混沌的时空观和诗意栖居的人生现有联系.这种生存模式认为"气"是天地自然神灵的生命表征形式;人与自然神灵相比显得十分渺小与柔弱,只是"过客"与"儿子"的角色,因此人须借助天地自然神灵的"气"来滋养;人要关注自己的生命存在,也要追寻生态伦理的价值实现;为此,人们要彻底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关爱自然,敬畏自然,才能保护自然,这种生态生成观与现代性生成哲学观相比较,只是哲学基础不同,而效果却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98.
吴童 《求索》2010,(7):184-186
学界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缺乏悲剧精神的民族,因而也缺乏纯正的悲剧传统。然而,事实上,在我国的太古神话中,悲剧性神话却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与古希腊神话一样,中国同样不乏悲剧传统和悲剧精神,反抗神祗的悲剧就是中希神话注重表现的一个共同内容。本文考辨了中国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悲剧特征及其底蕴,分析了两者不同的悲剧意识与悲剧特征。研究认为,中希悲剧神话分别代表了西方的海上诸文明的聚合形式和东方的内陆诸文明聚合形式,这两种聚合的作用表现出的重伦理与重哲理之别,必定消解古希腊式悲剧在汉语世界出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99.
哲学家们通常偏重于从正义概念辨析的角度理解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哲学思想,而对柏拉图借助"厄洛斯的神话"隐微表达的正义可能性思想缺乏深入的认识。本文在解析该神话三个核心意象——灵魂不朽、大法官及命运之阄——的哲学寓意基础上,初步阐明了柏拉图对"正义何以可能"问题的哲学解释,并简要探讨了这个解释对于人们在现实世界中追寻正义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0.
In recent years,copious amounts have been written on Sino-U.S.relations.However,there has been little in the way of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ideas proposed.Commentators are eager to put forward their judgments,but they are lax in testing their veracity and very few people have bothered to critically assess their logic,reasoning processes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facts they put forward.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reflect on some of the most popular judgments on Sino-U.S.relations in recent years and to provoke further discu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