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7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中共中央于2003年12月12日提出的宪法修改建议案涉及国家根本制度的诸多方面,字里行间体现出执政党对国家与公民关系的一些重要调整。其中提出,将宪法第13条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该项建设若获得即将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将成为新中国强化对私有财产保护的里程碑。至此,可以认为,在法律上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已经处于同等的地位。宪法第12条第1款关于“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定同样适用于私有财产。 众所周知,知识财富是当今日益重要的财产形态,它既可能属于国家、集体所有,也可能为私人所有,无论其权属如何,都应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合法权利。 主张知识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并非仅仅是重弹“私有  相似文献   
12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