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8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99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115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3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经济性裁员是《劳动合同法》赋予用人单位在经济发生严重困难时行使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裁员,我国《劳动合同法》对经济性裁员规定了较为细致的条件,但仍存在不完善之处。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背景在分析经济性裁员的理论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经济性裁员制度的法律完善。  相似文献   
382.
经济性裁员制度是劳动法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但是,目前由于我国法律的诸多缺陷,使得该制度的重要性难以体现。只有借鉴境外较为成熟的立法例,并认真联系我国的实际和可能,才能构建适合于我国的裁员制度,这样既能保证企业活力,又不以牺牲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代价。  相似文献   
383.
劳资协商作为调节劳资双方矛盾的一种手段,在发达国家以及地区的发展已经相对完善.它对经济性裁员的作用是相当巨大的.它不但保障了经济性裁员中企业和劳工的利益,将其很好地协调在一起,同时也对经济性裁员中产生的纠纷问题提供了最好的解决途径.由于我国欠缺的劳资协商的意识,以及相对不完善的经济性裁员的法律导致了我国在处理经济性裁员的劳资关系中暴露了很多的弊端和漏洞.适当地利用劳资协商的手段,并且借鉴国内外较先进的劳资协商的立法经验,不仅可以避免企业运作中不必要的纠纷,保障企业更好地发展,更重要的是,劳动方可以利用法律和相关的劳资协商的理念维护自身的权利,体现法律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384.
一、印刷行业供应链协同问题。对目前的印刷业来说,充分利用有限的基础设施,引进供应链管理、合作战略和信息技术,可以改善为客户服务的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质量,加强自身竞争能力笔者认为,提高信息技术含量和增强供应链协同管理将是我国印刷业利润增长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切入点。而且一旦拥有基于价值网的创新业务模式的建立,就很容易完成从传统意义上的印刷企业到信息网络技术的现代印刷企业的转变。例如,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关系是基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成为企业战略性资源的一部分。基于合作…  相似文献   
385.
《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引起全社会各方关注,劳动关系双方也在积极进行调整。对于具体条款的理解存在不统一,有些原则性规定在具体操作中会产生分歧。《劳动合同法》对于中国社会的劳动关系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6.
《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引起全社会各方关注,劳动关系双方也在积极进行调整。对于具体条款的理解存在不统一,有些原则性规定在具体操作中会产生分歧。《劳动合同法》对于中国社会的劳动关系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7.
民主虽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或制度安排,但它拥有内在的经济性,因为不仅民主内涵和形式包含经济成分,而且民主具有经济功能,同时,民主还具有经济局限性。  相似文献   
388.
《北京支部生活》2008,(1):70-70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本市实施劳动合同制度意见的通知》,对企业的裁员和签订劳动合同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规定七类人员企业不得裁减。通知明确要求加强对企业经济性裁员的监控。这七类人员是: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男职工年满50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的;残疾职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