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 毫秒
21.
在马鞍山市博望新区博望镇一家服装厂,60台电动缝纫机全部在转动,工人们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22.
《今日上海》2014,(11):2-2
上海触动传媒创始人、执行主席冯晖中先生是美籍华裔,现年56岁。1966年,冯晖中的父亲带领全家从香港到美国生存发展,靠着缝纫机修理技术盘下一家企业遭受火灾后留下的十几台缝纫机开起了小缝纫工场,冯晖中母亲当缝纫工,一家人开始了艰苦的创业生涯。  相似文献   
23.
郑利达 《前进论坛》2008,(10):52-52
20世纪70年代.哪家有台缝纫机,超过现在家庭添置一台电脑。童年生活留下的记忆是劳累、清苦。  相似文献   
24.
郭强  弘荧 《今日上海》2009,(8):14-21
上海曾经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工业重镇,凭借出色的制造业,曾制造了那些有IZI皆碑、风靡全国且至今令人难忘的上海牌手表、金星牌电视机、永久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回力牌球鞋等优质产品。上海一直又是个缺乏资源的城市,大力发展制造业,其成本相比其他资源富饶的地区来得昂贵,随着时代的变迁,百姓的消费渐次升级,其他地区的制造业又迎头赶上。上海制造业如何再发展,其实早就是个相当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6岁那年,她看到周围的小伙伴都背着花花绿绿的书包上学,而自己只能背姐姐留下的那个破帆布包,心里很失望,便央求母亲也给她缝一个新书包。见母亲点头答应,她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傍晚,她看见母亲从外面抱回一大堆碎布,连晚饭也没顾上吃,就坐到缝纫机前,直到她上床睡觉,仍看到母亲在那里低头忙碌。第二天.一个花书包递到了她手中。  相似文献   
26.
专利池对降低交易成本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856年美国成立了由缝纫机专利组成的第一个专利池以来,专利池在世界上已有15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职能归属的角度来看专利池包括许多类型,美国专家Josh Lerner,Marcin Strojwas,和Jean Tirole将标准专利池进行了统计,自1895年以来,各种类型标准专利池约计63个,因此总的来看发展是比较缓慢的.  相似文献   
27.
母亲的缝纫机是1982年冬季买的,准确地说,是由一头大肥猪换来的。记得买缝纫机的前一天,在中学教书的父亲匆匆赶回家。兴奋地说:"商店的缝纫机到货了,只有7台。我跟小朱(父亲教过的学生)说好了,他答应给咱们家留一台,但明天必须交钱拉货。"时间紧,钱无着落,父母决定把喂了一年的大肥猪上交国营收购站,筹钱买缝纫机。  相似文献   
28.
陈亦佳 《小康》2014,(2):94-95
让我们先讲两个故事吧。美国的乔安公司销售缝纫和编织品。一天.某员工提出“举办促销活动.一次购买两台缝纫机打9折”的建议。如果你是公司领导者,你会不会觉得.每家只会买一台缝纫机,所以这个建议傻透了?  相似文献   
29.
1953年秋,中国开始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从这时开始出现各种票证。“文革”十年间,票证种类达到顶峰,从鸡、鸭、鱼肉到烟、酒、糖、瓜子,从自行车、缝纫机到火柴、卫生纸、肥皂、灯泡等等,郜需要票证才能购买,不仅限量,而且限时。  相似文献   
30.
正1996年,刚满20岁的李俊俊怀着兴奋和好奇的心情来到了芳婷公司针织厂成衣车间。面对生疏的成衣设备,繁杂的缝纫工序和枯燥的工作岗位,和她一起进厂的青工大多受不了岗位的辛苦而纷纷调离,而她在困难面前却没有退缩,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下,而且在成衣车间缝纫岗位上一干就是16年。这16年间,她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踏踏实实,边学边问,熟练掌握了拷克、绷缝和下边等多个缝纫工种的操作技术。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