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拒绝借口     
如果说《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以敬业、忠诚、探索的精神内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那么.美国作家费拉尔·凯普所著的《没有任何借口》,则是从诚实、执行、责任、敬业的角度告诫人们.不要去寻找任何借口,脚踏实地地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相似文献   
12.
绿叶     
为生命画一片树叶,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  相似文献   
13.
众言妙语     
《党的建设》2011,(10):54-54
人生就是一次旅行。更多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会遇见怎样的未来。不过,有时候,我们只是一味地狂奔,却忘记了旅行的意义。——美国作家沃尔特·肯  相似文献   
14.
IN China's relentlessly beautiful southwest there is a place that stands out for its unbelievable perfection: Tengchong. An American writer called it a "living landscape painting." Seeing it, I felt the same way.  相似文献   
15.
我和许多美术门外汉一样,是通过和平鸽了解的毕加索。那幅由世界和平大会传播开来的和平鸽画像,就出自毕加索之手,一经问世和平鸽即成为和平的象征,传遍世界,为毕加索赢得了“世界和平老人”的美誉。最近读了美国作家雅瑞安娜·哈芬顿的《毕加索:创造者与毁灭者》才知道,整个世界都被毕加索与他的和平鸽戏弄了。  相似文献   
16.
晚年邵洵美     
宪昌 《各界》2014,(10):17-19
民国时代的上海滩出了个邵洵美,他的祖父是上海道台邵友濂,外祖父是朝廷邮政大臣盛宣怀,因为从小过继给伯父邵颐,伯母为李鸿章大侄女,所以按谱系李鸿章又是他的叔外祖父。三个富可敌国的大家族支持在他身后,大少爷邵洵美顺理成章成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的古希腊雕塑般的完美面孔万众瞩目,他的天才之作《花一般的罪恶》轰动文坛,他与美国作家项美丽的倾城之恋成为海上最浪漫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南晨 《各界》2010,(12):29-31
埃德加·胡佛是一个创造了美国历史和FBI(美国联邦调查局)神话的传奇人物,他曾是FBI的化身,是一个令人恐惧的神秘人物,也是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势和最富争议的人物。 美国作家理查德·海科在其著作《傀儡大师:埃德加·胡佛的秘密生活》中写道:“胡佛知道怎样保守秘密,这是他成功的真正原因。他不仅知道这些秘密,而且没有人知道他究竟知道哪些秘密。”“没有一位总统敢解雇胡佛,因为没有一位总统知道胡佛究竟知道些什么。这对总统来说是最大的恐吓。”  相似文献   
18.
《党史纵览》2010,(10):27-27
1903年初春,伍若兰出生在湖南省耒阳县一户农民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记述道:"她在农民里无人不知,是不怕死的农民组织者。"长沙马日事变后,伍若兰遭到耒阳反动当局的悬赏通缉。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沈从文的处境非常艰难。当年鲁迅就不喜欢沈从文,但鲁迅毕竟是鲁迅,后来改变了,和美国作家斯诺谈话,点几个优秀作家时,提到沈从文。茅盾对沈从文的偏见,是文学观念向左。对沈从文伤害最大的是郭沫若,将沈从文定性为“桃红色的”反动作家,扣上了一顶“一直是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的大帽子。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的地位如日中天,沈从文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20.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2,(43):88-88
有个美国作家讲过,跟大多数人作对是没有好结果的。我是一只石骨铁硬的柚木壁炉。上世纪30年代,有个大老板在成都路造了15幢洋房,在木器行定做了一批壁炉,我就与同门兄弟一起住进了这条新式里弄。一开始房东还会升起火来,满房间热乎乎的,也让我无比温暖。后来,大概已经是60年代吧,房东对我说:烧壁炉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现在我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