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28篇 |
免费 | 28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61篇 |
工人农民 | 53篇 |
世界政治 | 146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36篇 |
法律 | 1109篇 |
中国共产党 | 641篇 |
中国政治 | 1070篇 |
政治理论 | 162篇 |
综合类 | 2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65篇 |
2015年 | 111篇 |
2014年 | 344篇 |
2013年 | 322篇 |
2012年 | 300篇 |
2011年 | 320篇 |
2010年 | 284篇 |
2009年 | 303篇 |
2008年 | 307篇 |
2007年 | 231篇 |
2006年 | 186篇 |
2005年 | 141篇 |
2004年 | 121篇 |
2003年 | 111篇 |
2002年 | 96篇 |
2001年 | 89篇 |
2000年 | 86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王胜明同志在司法部机关《公证法》学习报告会上讲到这样一个例子:某公司到银行去借钱并作出承诺,如到期不还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按照法律规定,这是符合公证债权文书制作要求的。但是企业逾期没有归还欠款,银行也没有到法院去申请执行。过了半年之后,银行到法院起诉,对方以单位与单位之间申请强制执行根据民事诉讼立法期限为半年的立法规定提出抗辩, 相似文献
73.
74.
银行信用风险是整个社会金融风险的重要构成部分。从法律的角度对信用风险进行规制,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我国信用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对Northern Rock挤兑事件的借鉴,提出了完善我国银行监管体制以及完善法律建设的一些建议。主要体现在新公司法框架下的银行机构改革,银行的运营的监督以及银行的市场准入和退出。 相似文献
75.
按揭作为新型的融资购物方式,在我国大陆得到迅猛发展,涉及按揭银行的诉讼纠纷日益增加。按揭的法律定性应是一种独特的准抵押。本文以商品房按揭为主线对按揭银行的诉讼地位及实体权益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6.
银行监管机构独立对于有效银行监管和银行业稳定的重要性在经历了众多金融危机后逐渐被人们认识,恰当的法律制度安排是保障监管机构独立性的前提。一国立法可以从履职独立性、人事独立性、财务独立性和监管责任豁免构建银行监管机构独立性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7.
银行危机行政处置程序是针对银行设立的特殊行政程序。考虑到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及公共性,建立这一程序对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来说十分必要。银行危机行政处置程序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和保障金融服务提供为目标,程序启动标准区别于普通企业破产清算标准并应符合法定程序。危机银行的行政处置方式包括并购、购买与承继、资产分离等利用市场资源方式,也包括政府担保、国有化等利用公共资源的处置方式。考虑到公共资源的负外部性,市场资源应当被优先利用,公共资源使用应符合严格法定程序并应限于合理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78.
商业银行并购行为具有多重法律性质,对其进行调整的法律体系应当体现意思自治、效率、反垄断等基本原则。我国现有商业银行并购法律未能严格遵循以上原则且缺乏系统性。有必要在准确把握银行并购法律性质的基础上制定《商业银行并购条例》,完善银行并购民事合同制度、申报审批以及反垄断制度等,从而有效地维护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安全和金融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79.
银行是市场的重要主体,在竞争规律的作用下,会出现经营情况恶劣、到期不能清偿债务的情况,此时其应当遵从优胜劣汰的法则,保证不良金融机构能够及时退出市场,避免产生不可控的风险。我国90%以上的金融资产属于银行,因此,银行破产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鉴于银行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其破产的很多环节与一般企业的破产环节有很大不同,在全面采取预防银行经营风险措施的同时,建立与完善我国的银行破产制度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0.
当问题银行陷入流动性或支付性危机时,为避免银行倒闭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对问题银行实施公共财政救助已成为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的主要救助措施。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公共财政救助的标准不明确,随意性较强,不仅大大加重了政府负担,也极易引发道德风险和通胀危机,因此亟需厘清公共财政救助问题银行的职能边界。救助标准应遵循系统性风险原则、最终救济手段原则、成本最小化原则、推定模糊原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