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张春燕 《党建》2010,(6):60-61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是藏族人民聚居地,又地处三江源地区,对中华民族具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
<正> 阿合奇县位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北部,天山南麓托什干河上游。全境海拔在1730~5958米之间,地形特征呈"两山夹一谷",柯尔克孜族占全县总人口的86%,是我国柯尔克孜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全县各族人民和边防官兵共同守护着300多公里长的国境线,守护着1.68万平方公里的广袤疆域,承载  相似文献   
63.
3月4日下午,在内蒙古代表团驻地,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的达斡尔族代表索曙辉接受了记者采访。索曙辉来自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现任莫旗旗委副书记、旗长。"我就是当地人,土生土长的,过去在乡镇任乡长、书记10年,对这片土地非常熟悉。"索曙辉告诉记者,莫旗属呼伦贝尔市,与黑龙江省隔嫩江相望。莫旗是最大的达斡尔族聚居地,有3万2千多  相似文献   
64.
西城壕四横巷6号,位于青海省湟源县的丹噶尔古城城南一隅,这里是河湟名士朱绣的故居。在丹噶尔古城,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穷住城北,富住城南”。说的是,古城城南历来是达官显贵、富商巨贾的聚居地。  相似文献   
65.
绿春县,在哀牢山区众多的哈尼族聚居地中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边境县。然而,它的知名度在海内外却很高。因为这里完整地保留着哈尼族同胞古老的农耕文明、梯田文化等民俗,特别是那被称为千古一绝的“长街宴”,  相似文献   
66.
城市是人类的聚居地,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目前,已有超过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里。据联合国预测,到203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比2005年增加20亿。这种转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并且这种趋势会一直延续到未来几十年[1]。城市人口的扩张使得城市不堪重负,一方面,尽管城市占不到百分之二的陆地面积,却消耗了四分之三的世界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人口的增加造成了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人口密度过高、住房紧张、空气污染,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交通拥堵及恶化等问题[2];还有更严重且越来越受关注的社会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67.
局部 《今日民族》2013,(9):59-60
4月上旬,布朗山里早晚依旧有些清凉,中午的日光却已异常强烈,翠绿远山覆盖着的轻霾提醒我们一雨季马上到了。在布朗山,雨旱季的交接时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间段,在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普洱茶产地,春荼上市的消息一向牵动着全世界所有普洱荼爱好者的心弦。逢此时节,所有茶山都将迎来访客高峰,但今年布朗山人气更为火爆,原因是这里正在举行每年一度的勐海荼王节暨布朗族的新年——桑衍节。这天清晨,我在布朗山镇子上吃了滇南地区特有的早点“米干”,还没划几口,猛然抬头发现小店周遭的桌子上,全部坐满了盛装打扮的布朗族年轻美女。她们正是即将参加“两节”的礼仪和演员。布朗山,从名称即可知这里是布朗族聚居区,中国布朗族大部分分布于滇南勐海、临沧等地,其中布朗山是最重要的聚居地。有关这个古老民族与茶的古老渊源,本刊曾介绍过,很显然2013年度的茶王节与桑衍节之所以同时存布朗山举办,更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68.
畲族源于河洛,不仅仅是通过研究方法、逻辑推导的必然,而且有历史与现实的文化根据。一是考古资料证明畲族源于河洛。广东梅县(原畲族聚居地)考古所得资料表明,其出土器皿有的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相似。它是畲族自河洛南迁而来的物证,土著者绝无龙山文化之遗留。  相似文献   
69.
《理论导报》2013,(9):F0003-F0003
天宝古村位于天宝乡集镇,是墨庄刘氏聚居地。天宝古村自2008年10月始先后被国家相关部门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民族优秀建筑文化魅力名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殊荣,2010年入选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小城镇展区展览。一、悠久的历史文明天宝古村自三国时期至唐代,前后作为古宜丰县县城的历史达250年之久,所以又称"古宜丰治"。天宝古村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如船形,村后有原生态的辛山(峦林山)自然环境相衬,东南有2500余米的东水西流小溪环抱,形成弯山绕城的护城河;河岸生长着茂盛的小山竹林,形成了环绕古村的竹城墙,西有藤江河,北面有1490余米长气势恢宏的古城墙遗址。古村格局原有3街6市、6座城门、13第宅、48条巷、48口井,四周设内外八景(内八景:文溪玉带、宜阳彩虹、淡田围竹、汴河采莲、六门晨鼓、三街夜市、南塘钓月、北楼望烟;外八景:古寨旗尖、  相似文献   
70.
《新东方》2013,(1):83-F0003
<正>海南苗族民歌主要产生并流传于海南中部的环五指山苗族聚居地区。海南苗族民歌在海南存续约300多年。据清道光《琼州府志》记载:"盖前明时剿平罗活、抱由二峒建东安营,调广西苗兵防守,后营讯废,子孙散处山谷,仍以苗名。"清张隽《琼州志》云:"又有一种日‘苗',几数百家,常徙移于东西黎境。"由此可见,海南苗族是明代迁移到海南谋生的。海南苗族民歌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主要包括: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