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81篇
中国共产党   841篇
中国政治   647篇
政治理论   299篇
综合类   30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352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意志的修养和能力,是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的综合。文章对自信意识、思维和听知能力训练的意义、目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公安民警的口才训练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不仅是公安民警完成口才训练的基本保证,也可以提高口才训练的效益。同时,它还可以充分发挥公安民警在口才训练方面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杨娟 《人民论坛》2023,(2):107-109
人工智能对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产生了积极助益,即依托技术实现精准传播消除交流壁垒、发挥媒介优势实现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借助传播优势推进中华文化教育创新性发展。针对人工智能时代中华文化传播中存在的模式固化、信息茧房、恶意利用等问题,应坚持内容为王,生成优质的叙事内容;实现跨界融合,打造优质产业链;构建生态连接,突出文化生态体验性;完善监管措施,构建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3.
"精日"是对"精神日本人"的简称,它因挑战了民族底线而备受关注。近几起发生的"精日"事件具有时空典型、主体年轻、形式各异、性质恶劣等特征。"精日"现象是由于个别国人文化不自信导致的,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客观的现实因素。需要提高警惕,从法律规范、政治审查、学校教育、社会导向等方面对"精日"现象加以应对,同时要注意避免打击过度化。  相似文献   
14.
范周 《前线》2017,(11):142-147
文化自信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同步同向、向上向好取得全面巨大成就的根基。以文化自信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我们要不断开拓文化发展路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促进文化发展提质增效,为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模式,实现多元优势资源的有效融合提供思想依据,让中华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树立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形成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青年一代是新时代的弄潮儿,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培育文化自信首先要从青年抓起。作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高校在培育青年文化自信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当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因,以革命文化为血脉,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活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动力,引导青年将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上升到文化担当的高度,真正把理想信念、人生追求自觉融入实现国家梦、民族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把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多次制造车祸骗保得手汽修厂老板员工“自信”过头上法院告保险公司自己却进了班房。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1)
剖析高职大学生对于工业文化的不自信原因:受中国传统封建士大夫"学而优则仕"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思想观念的影响;受农耕文化和小商品经济文化的影响;受外来多元文化冲击的影响。提出工业文化自信建构的具体路径:主动融入所在城市地方历史文化中;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有力推动工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性上的深刻认知、情感上的深切认同、信仰上的坚定执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根据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上的有效性、道义上的合法性、理论上的科学性,具有深刻的实践基础、道义基础和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地方传统文化是历史传承下来厚重且宝贵的资源,是涵养文化自信的厚土,文化自信提升需要地方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繁盛作为基础。通过对安徽省地方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进行分析,找出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探索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提升协调推进的路径,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推进地方文化繁荣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藻 《群众》2014,(12):19-20
<正>在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下,我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发展,实施文化建设工程,在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新征程中努力交出从"文化高原"向"文化高峰"攀登的完美答卷。几年来,各地各部门加强组织领导,优化政策措施,各项量化指标达到或超过时序进度,各方面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及免费开放、文化精品生产、文化产业发展、全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