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81篇
中国共产党   841篇
中国政治   647篇
政治理论   299篇
综合类   30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352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辜胜阻 《人民论坛》2012,(12):57-58
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有"两难"并不可怕,关键是怎样从理论上认真研究"两难"的矛盾症结所在,权衡"两难",决择"两难",平衡"两难",指导中国经济在"两难"中前行  相似文献   
32.
《工会博览》2013,(35):14-14
自信就是跟碍上变化的脚步 作为北京联通网络分公司维护中心的一名一线技术工程师,屈指算来,我在电信行业已经摸爬滚打15年多了。对于一个技术员来说,行业的巨变、技术的快速革新带给我们的感受是十分真实的。我们原有的知识正在不断地被淘汰,所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是跟上整个行业发展脚步的前提。虽然迷茫和挑战共存,但我从来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这不也是一种自信吗?  相似文献   
33.
《党课》2013,(5):106-108
1.穿着得体大方 外表是给人的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义是最深刻的,因此,穿着要得体是永远要注意的。穿得光鲜一点可以增加自信。单位对工作人员的着装也许不做强制要求,但也决不能忽视这一点。  相似文献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得到了巨大成就的展示和科学理论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经受了伟人智慧的锤炼和群众实践的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形成于历史发展的选择和改革开放的探索。坚定道路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的正确选择,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成功道路,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坚定理论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行动指南,认真学习和自觉应用这一理论;坚定制度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合理的、先进的,在坚持基本制度实践中努力完善各项具体制度。三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印证。道路自信基于方向正确,目标宏伟,战略高明,行动果断;理论自信基于认识精准,思想深刻,方法先进,体系合理;制度自信基于法律严明,章程健全,规则合理,体制有效。  相似文献   
35.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充分显示了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自觉,反映了其一如既往的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深化改革的正气、底气和勇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对全党精神状态提出的新要求.从根本上讲,它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理论的科学性、制度的合理性.坚定“三个自信”,需要对其提出的背景、依据、意义以及路径走向进行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36.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改革开放是"三个自信"的根源和支撑,增强"三个自信"要靠科学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来实现。"三个进一步解放"体现了改革开放的全新时代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可以为增强"三个自信"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攻坚期,不仅要提倡"三个进一步解放",更多的是要考虑如何"进一步解放",使"三个进一步解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7.
当今世界,伴随文化强国理念的广泛认同,"文化软实力"议题从学界焦点开始深入影响到各国国家发展理念。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中,中国正面临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议题。文化自觉是文化软实力的生命之基,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内生动力。唤醒文化自觉意识,提振中国特色文化凝聚力;培育文化自信心态,彰显中国特色文化生命力;激励文化自主创新,弘扬中国特色文化影响力;文化软实力才能内化和硬化,成为中国特色的文化国力。  相似文献   
38.
王晓芸 《学理论》2015,(7):13-14
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不是彼此孤立和割裂的,而是在文化本源、目标指向、包容态度、继承创新品质等方面具有诸多的内在共性,彼此有机统一、相互依存。二者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信是价值观自信的本源支撑,体现了一个民族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弘扬,对先进文化的倡导和发展。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内核所在,"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刻理解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逻辑关联,增强文化的自觉性和价值观的坚定性。  相似文献   
39.
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仅是事关国家乃至世界文化生态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且也是民族复兴、文化转型乃至社会转型的先决条件。当前不少人对“中华文化”范畴的理解存在片面化、定式化的倾向,以及存在许多对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重大认识问题上的误解与偏见,势必影响到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完整认知与文化自信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40.
正案例背景残疾儿童小丁上小学六年级,性格孤僻,平时与老师和同学很少交流,课下也不愿和其他同学一起玩,即使是在家里与父母的沟通也十分有限,大部分时间都是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独自听歌、看连环画。老师说:"他已经好几天没来上学了……"服务过程我决定先找到症结,再对症下药。第一次走进他的小屋时,屋内的陈设装饰无不透露出这个男孩活泼、可爱的特质。通过接触,我发现他自我封闭主要是因为缺乏自信。要帮助他重塑信心,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我和他之间的互信,以便交流和沟通。我想起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国外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