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篇
世界政治   7篇
法律   83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自认制度的建立基础在于民事诉讼处分原则,自认撤销规则的设立宗旨在于对自认意思瑕疵的确认和纠正。我国现行自认撤销规则表面上兼顾了意思和真实,实质上却是对真实和效率的偏爱,这与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民事诉讼法以意思为中心建构规则的一般做法形成了鲜明对照。现行规则一方面产生了对相对人欺诈和胁迫的激励,客观上承认了可因违法而得利;另一方面使自认人的受害处境雪上加霜,给人以法律不救济反而苛责的印象。我国在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应以意思为起点和主线、区分错误与欺诈、胁迫等意思瑕疵的不同样态、兼顾意思和真实,重构我国自认撤销规则。  相似文献   
82.
姚建军 《人民司法》2012,(20):44-47
【裁判要旨】人民法院认定驰名商标实行被动原则,不依职权直接确认,即只有在当事人提出请求,且根据案情需要人民法院才依照法律规定对所涉商标是否驰名作出认定;被控侵犯商标权因不具备法律规定的侵权要件而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对于所涉商标是否驰名不予审查;司法认定驰名商标不适用民事诉讼自认规则。  相似文献   
83.
到基层去     
仲祖文 《新湘评论》2012,(13):64-64
当前,在中央大力倡导下,各级干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走出机关、走进基层,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但也有一些地方的干部特别是领导机关的干部,脚还没有迈到基层去。调查显示,去年一些机关只有7%的干部到过乡镇和村庄,20%的干部从未参加各种调研,2/3的干部参加调研在10天以下。这一现象值得重视。下基层少,无外乎三个原因:一是...  相似文献   
84.
这是一件普普通通的伤害案。当事人双方因一时的情绪激动而引发斗殴。案发后,双方为了讨回他们自认为天经地义的“公道”而剑拔弩张。在此危情时刻,检察官洞察秋毫,及时介入,平和的调解,为仇视的双方筑起了友情回归的心路,恢复性司法清除了当事人长久的焦虑与愁苦。  相似文献   
85.
世声     
《党课》2014,(15):126-126
人最容易出问题的是,心不在焉,好高骛远。最让人后悔的是,明白了却没去做,身边常有的却没发现。 ——人最容易失误的是,自认为都懂得,却只看了表面诸葛亮又是草船借箭,又是借东风,又是空城计,简直聪明极了!然而你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恰恰是我们文化的一个致命伤——投机取巧。  相似文献   
86.
试论自认的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认是民事诉讼证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为日本、台湾学者所关注。本文中笔者试图从自认效力的依据、自认对当事人和法院的效力和自认效力的限制三个方面对自认制度的效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7.
自认作为排除传闻证据的例外,后逐渐演变成为刑事、民事和行政三大诉讼的一条重要证据规则。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自认制度未作规定,其他法律文件中与此有关的规定也廖若晨星。本文着重论述了“于己不利”不能成为自认成立之法律要件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自认成立应具备之要件,最后,对若干自认分支制度进行了重构。  相似文献   
88.
自白、自认是诉讼中的重要术语,它们之间有重要的区别。笔者希望通过对他们的分析研究,以期在我国诉讼证据立法上建立科学的自白、自认制度。  相似文献   
89.
《党课》2007,(10):65-65
我是一名入党不久的新党员,对党员的八项义务和八项权利都熟悉,在尽党员义务方面自认为很坚决,可是在行使权利方面却不知道怎样去做.特请贵刊指导!  相似文献   
90.
自认规则之存在基础在于辩论主义,在职权探知主义模式下无其"生存"空间。文章将我国行政诉讼模式同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相比较,认为我国亦属职权探知主义模式,无自认规则立足之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自认的提出、审查、采信等规则作出了规定,显然有失妥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