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16篇
中国共产党   193篇
中国政治   288篇
政治理论   118篇
综合类   17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在《最后一盘录音带》中,剧作贝克特采用了平行、交叉和复现等三种蒙太奇技巧,从而借助蒙太奇所特有的叙述功能和表现功能,实践“纯戏剧”和“反戏剧”的主旨,并且重新组织了人物语言,变革了时空结构,模糊了时空观念,以直观具体的舞台形象直喻了非理性的作品主题,使创作形式和创作内容达到了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32.
“文化反哺”是人类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一种“晚辈文化”向“长辈文化”倒流的现象。本文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存在对弱化“代沟现象”、实现亲子间的“视阈融合”,改善“亲子关系”、增强子代的自我价值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完善“长辈主流文化”、规范“青年亚文化”、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3.
本文应用CGSS2005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客观地位对于青年人群收入分配公平感的影响明显弱于局部比较;而在局部比较中,与同龄人比较社会经济地位所引起的"相对剥夺感"是影响收入分配公平感最重要的因素;与自己过去相比是否上升也具有重要影响。青年人群之间的横向相对剥夺和个人前后经济地位的纵向比较是形成青年人群不公平感较高的重要原因,社会应当采用多元改革措施提升青年人群的经济收入分配公平化,避免群体间、群体内的收入差距过分拉大。  相似文献   
134.
魅力型领导风格通过改善群体成员的工作态度、增强群体凝聚力、提高群体效能感等途径,对于群体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力。在群体效率对组织运营结果日趋重要的今天,培养和塑造魅力型领导风格,是组织提高群体绩效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5.
论耻感教育与公民道德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臧梅 《学习论坛》2002,(9):21-22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 ,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了人们的道德实践之中。在新世纪里 ,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传统耻感文化 ,加强对国民进行耻感教育 ,对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有助于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有助于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 ,激发人们的进取向上精神 ;有助于化“他律”为“自律”。  相似文献   
136.
自我效能感是作为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起作用的,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而且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密切的关系。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7.
本文尝试着运用叙事学的一些理论,对余华的新著《兄弟》的叙事手法、叙事模式进行分析,并且与他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三部长篇小说甚至早期先锋作品进行比较,以期待发现在叙事上的相同与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38.
刘士华 《世纪桥》2009,(15):66-67
从文化的角度思考,耻感与罪感是区分西方与东方两种文化的基本特性。关于耻感与罪感的文章多重视其产生的不同原因,很少关注这两方面的共通性。从伦理的角度来看,耻感与罪感都属于伦理情感之维,在伦理意识的形成、伦理困境的选择、伦理行为的实践方面,作为伦理情感的耻感与罪感对这些环节发挥重要的衔接作用。本文将在明晰耻感与罪感定义的基础上,探讨耻感与罪感形成的背景及发挥效用主体的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寻找共通性,使耻感与罪感由对立走向契合。  相似文献   
139.
万其刚 《中国人大》2009,(15):51-52
近代以来,西方民主理论经历了“从共和主义到自由主义”的演变,逐渐分化为两大基本的流派。一种是自由主义取向的,即代议制民主理论,主张由经选举产生的“官员”在严格界定的界限内行使权力以代表公民的利益。熊彼特把民主看作是一种政治方法,即为达到政治决定而作出的某种形式的制度安排。而当代主流民主理论认为,只有少数“精英”的参与才是关键的,缺乏政治效能感的冷漠的、普通大众的不参与,则被看成是社会稳定的主要保障,也是避免多数暴政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0.
人生三知     
朱铁志 《今日浙江》2008,(16):61-61
人生在世,干头万绪,但说到底。无非工作生活两端,一切成就感、幸福感,抑或挫败感、失落感,皆由此生。生活当中,又无非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端。一般说来,物质生活丰盈,精神生活大抵也充实。但这个道理却不是什么绝对真理,“仓廪实”可以“知荣辱”,”温饱”也可能“思淫欲”。有人物质生活丰富无比,但精神生活并未因此而充实;有人物质生活十分简朴,甚至显得有些寒酸,但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的精神贵族:有人追求物质享受到了穷奢极欲的地步,到头来剩下的不过是大把的钞票;有人原本可以过上令人艳羡的物质生活,却不屑于将时间精力放在那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