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知耻近科勇     
艾迪 《党课》2006,(7):86-87
因为从小就接受过是非教育,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长辈们时时苦口婆心,老师们常常循循善诱,所以,人们从小就应当知廉识耻了。但是随着一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是非观一定会受到冲击,于是,有些人开始变得不知廉耻了。不知耻的后果就是“百事可违”,没有什么勾当干不出来。难怪古语中将“不识廉耻”视为第一位的骂人之话。本来,在古汉语里,“廉”与“耻”都是褒义词,前者的意思是让人懂得什么是清正,后者的意思是让人懂得什么是羞愧。  相似文献   
12.
要是形容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人们往往会用“呆若木鸡”这个贬义词。然而,“呆若木鸡”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没有丝毫关系,反倒是一个褒义词。  相似文献   
13.
杨光 《廉政瞭望》2013,(18):71-71
小学开始,我们就学会了一个成语,并迅速泛滥于我们东拼西凑的作文中——“争先恐后”。此成语历来被用来描述大家积极踊跃去做好事。但当我们成年后,则开始起疑:“争先恐后”真是一个褒义词吗?细细品味,其实“争先恐后”的本质.是“蔑视规则”。粗略回眸中华五千年历史,我们看起来拥有一个最讲究秩序的文化(一切基于礼的儒家文化)。但如我们有勇气像鲁迅先生那样认真看进去,就会看到截然不同的另一面.我们骨子里其实是完全不相信规则的。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干什么伤什么。对这句话我感触颇深。我从事控申工作已经14个年头了,27岁到41岁,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工作时间。“风华正茂”、“年轻漂亮”、“女检察官”.这些曾令人艳羡而陶醉的字眼,转眼已不再是我的骄傲,取而代之的是“泼辣”、“干练”等形容中年职业女性的褒义词。单调而乏味的控申工作,14年哪,四千多个日日夜夜,期间的酸甜苦辣遍尝,蚕食着我的青春,也给我本很简单的人生阅历浓浓地添上了一笔,让我成熟、让我修善、让我完美、让我进步……我也由当初的黄毛小丫头成长为今天的中层干部.这些全得益于控申工作对我的历练。  相似文献   
15.
黄祺 《政府法制》2013,(28):18-19
民间调侃说:“能在《新闻联播》上占据3分钟,政客都很难做到,却让嫖客做到了。”如今回望,8月19日秦火火被抓获不过是中国打击网络谣言行动的“开幕式”,在接下来的这十多天里,各地反谣动作频频,“大V”从一个代表网络影响力的褒义词变成了敏感词。  相似文献   
16.
通常.“智慧”是一个褒义词。不过,所谓智慧还有它的另一面,有时候并不褒义。比如说.甲欠了乙的钱,乙来要账,甲就能编出许多妙不可言的理由,许多匪夷所思的道理,让对方觉得自己没道理向人家要账,即便是要,也应当求人家才是。你说这甲是不是智慧?肯定是,却是用歪了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