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新长征》2013,(11):34-34
<正>"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相似文献   
52.
《天津支部生活》2014,(3):41-41
王衍是西晋大臣,位列三公,他本人不是一个贪官,可他的妻子郭氏却是个贪财聚敛的人。王衍知道,“妻贤夫祸少”。一个贤惠的妻子,不仅能够相夫教子,而且能够远罪丰家。相反,一个贪婪的妻子,却常常会将丈夫推上犯罪的道路。因此,王衍想了不少办法,以遏制自己这个“贪内助”。  相似文献   
53.
清谈误国这个成语说的是以王衍为代表的西晋名士崇尚虚无、空谈名理、无心国事、终至亡国的故事。将亡国之咎归诸清谈,既是当时士人痛定思痛的自责和反省,也是后人评说这段历史的共识,只是糟蹋了清谈这样一个词汇。  相似文献   
54.
王安石弄钱     
王学泰 《同舟共进》2010,(11):65-67
传统文人士大夫不谈钱,最典型的是《世说新语》所记载的西晋的王衍王夷甫。这位专注于清谈的高士,即便老婆郭氏在他的床边堆满了钱,没处下脚,早上起来也只是叫婢女"举却阿堵物”(把这些东西拿开),  相似文献   
55.
三国及西晋初期,胡质、胡威父子以清廉著称于世。在曹操当政时,胡质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吏,日后他之所以官职显要,既不靠逢迎拍马,也不靠贿赂开路,而是靠自己的清正廉洁和勤勉政绩。魏文帝曹丕  相似文献   
56.
西晋诗歌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具有特立独行的艺术特征,诗歌创作上的唯美化追求则是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辞藻富赡,工巧绮练;析文丽辞,玉润双流;音声迭代,五色相宣;巧构形似,穷形尽相。  相似文献   
57.
《党的建设》2009,(8):44-44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出身于"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世宦之家,其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立秋后不久,48岁的杜甫放弃华州司功参军之职,携家眷西入秦州。诗人一行经南由路越过陇山,先在秦州城内寓居,进入九月后又到侄  相似文献   
58.
国庆     
李永 《就业与保障》2008,(10):54-54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一年一度的国庆节来临,抚今思昔,过去的现在的一些呤咏国庆的佳联,其中有颂扬国运昌盛的,也有针砭时弊的,读来颇具韵味。  相似文献   
59.
孙琨 《工会博览》2008,(12):41-42
现在已知的发生在北京市行政区内的、最早的地震记载是公元294年9月(西晋元康四年八月)北京延庆东地震,这次地震估计震级为6级,震中烈度为Ⅶ度,造成100余人死亡。公元1679年9月2日平谷一三河8级地震则是有记载以来对北京地区造成破坏最为严重的地震。  相似文献   
60.
2010 年,甘肃张掖临泽县出土了一份珍贵的诉讼文书,时间为西晋建兴元年(313年),内容涉及堂兄弟间的田产继承纠纷。从法律史的视角看,这份文书的珍贵价值在于:它展现了汉晋之间的民事司法变迁,使人们看到,原本较纯粹的早期民法,如何被逐渐地导向了刑事化的轨道上。一方面,汉代的先令券书、分家析产、县廷裁断等民法制度继续存在;但另一方面,很多新变化产生了:代表宗族力量的“宗长”取代了原本负责“听讼”的乡啬夫,攫取了初审的权威;对于兄弟争田,已不再根据券书等证据判定曲直,而是以宗法伦理辅以惩罚手段打压诉讼双方,迫使双方息讼了事;原本不适用刑罚的民事诉讼,开始有了刑事化处理的倾向。推动这些变化的力量是当时在基层兴起的宗族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