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37篇
中国共产党   101篇
中国政治   151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1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提起报纸上一些板着脸孔的言论,我想起了当代新闻名家梁衡写的《文章怎样才好看》一文,仔细地琢磨了一番。梁衡提出美文"五要素"——形、事、情、理、典,有其独到见解。而我要补充的是,对于版面有限  相似文献   
262.
言论     
红权 《协商论坛》2009,(8):60-60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同学们,作为天下人,应该以天下事为己任,勇敢地承担起来。  相似文献   
263.
中国网民言论之活跃已达前所未有的程度,网络舆论以其迅速、尖锐、互动的特点,显示出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且这种力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网上,而是直接延伸和投射到现实生活之中,直接影响着社会舆论,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264.
互联网由于具有互动和自由传播的特征。很容易成为各种极端言论滋生和蔓延的场所。某些极端言论通过夸大现实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否定改革开放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危害性。针对互联网的特点,应当以“舆论参与”替代“舆论引导”,调动.互联网上的理性力量,抵御极端言论对互联网上意识形态的侵蚀。  相似文献   
265.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言论出版自由是人类认识真理探究事实的重要途径。本文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言论出版自由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具有及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66.
宋淳桐 《传承》2015,(3):100-101
网络是涵盖全世界范围的用于信息传输、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的工具和平台。如今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近年发生的网络诽谤等网络言论犯罪事件,对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秩序造成了破坏,必须利用刑法对网络言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267.
自由思想、自由表达思想是找到和传播政治真理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对自由的最大威胁是民众的无动于衷.言论自由是当代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价值体现,那么就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言论自由的“言论”和“自由”,言论自由的边界在那里,言论如何才能自由?本文从言论自由中“言论”的界定出发,指出言论自由的双重性质,并通过学习和借鉴美国司法实践中对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解释的历史,设想一种在言论内容区分基础上的言论自由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68.
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证角度考察,信息隐私权与言论自由权的冲突不可避免。我们在调和冲突时既不应先验地偏重保护任何一方,也不能只靠机械地划定二者的界限。为寻求价值的善并回应我国语境中的常规性问题,立法者宜吸收两种比较法上的调和进路之精髓,在民法规范中界定信息隐私权范围的同时设置一般条款来限制这一权利;而裁判者在适用规范时,需要采用实质判断的方法对冲突双方进行利益衡量。  相似文献   
269.
墨子是春秋末期的学者。他的言论后被学生整理为《墨子》,其中“兼相爱,交相利”的观点曾为梁启超、鲁迅所推崇。毛泽东早年对《墨子》也很感兴趣,一九三七年,毛泽东写了《实践论》。《实践论》所说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与同接经验两部分”,“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等观点都源自《墨子》中有关“闻知”(间接经验和“亲知”(直接经验)的说法。  相似文献   
270.
童欣 《台声》2001,(4):20-21
一个时期以来,台湾知名人士许信良先生多次发表了很有见地的谈话;近日又从香港《大公报》上读到许先生接受记者专访时的一席谈,深感教益良多。   许先生说,“接受‘一中原则’,其实就是维持台湾现状的最佳策略和方式,因为中国对‘一中’的要求,到目前为止,其实是在维持台湾现状。”许先生对于“一中原则”的这种理解,可以说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当然,这里讲的“维持现状”,应当理解为台湾实行高度自治,不改变现有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台湾同胞维持现有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不变,而决不是岛内少数分裂势力所期望的“不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