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22篇
世界政治   27篇
法律   354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95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7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认罪认罚制度全面推行语境下,围绕谅解主体、谅解自愿性和合法性、谅解范围等三个要素,考察434个涉及被害人谅解的认罪认罚裁判样本,并对样本来源地区S省R市的6位刑事审判人员开展半结构化访谈,结果显示,被害人谅解有效性认定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在普遍比较注重协商格局下,部分案件中参与谅解的主体过多且参与时机有误,二是在确认式庭审背景下,部分法官对谅解自愿性和合法性审查不够严谨、合理,三是部分法官随意运用自由裁量权,无故突破个案中的谅解范围。对此,应从适当规制谅解参与的主体和时机、加强谅解自愿性和合法性的审查力度、准确认定被害人谅解的范围等路径求解。  相似文献   
32.
刘凡 《法制博览》2023,(29):28-30
认罪认罚案件中被告人的上诉权应当加以限制,本文主要探讨我国认罪认罚制度下的上诉权问题,从最基础的理论剖析,到试点地区的经验支撑,再到窥探境外的诉辩协商制度下的上诉权,最后摸索出我国的认罪认罚制度下的上诉权路径。以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充分体现司法公正,节约法律资源,增强诉讼效果。同时也会加速我国法治化进程,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33.
陈晓辉 《法制博览》2023,(29):112-114
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和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时,需高度重视监察程序和刑事诉讼程序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性。但是,我国《监察法》和《刑事诉讼法》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内容的表述具有不同定义,致使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职务犯罪案件的监察环节、刑事诉讼环节面临适用困境。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职务犯罪案件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价值和适用困境,并针对性提出几项适用困境的化解对策,以期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实施和监察体制改革形成推进力。  相似文献   
34.
杨国平 《法制博览》2023,(29):121-123
在结合中国刑事司法理论实践经验,以及国外关于认罪认罚方面相关制度的基础上,我国制定出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该制度是我国在刑事司法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创新与变革。2018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修订完成,并在该法律中正式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一项刑事诉讼法律制度,随后该制度在刑事司法领域得到了广泛性应用,在压缩司法成本、维护社会治安以及强化诉讼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应用情况来看还暴露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该项制度的风险,基于此,需要进一步防范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风险,要先明确并解决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确保该制度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5.
王传锋  张丽娜 《法制博览》2023,(35):106-108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就认罪认罚案件的审理判决程序进行明确规定,通常在被追诉人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后即进入刑事速裁程序,以此提高诉讼效率。文章以认罪认罚制度下刑事冤案的产生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诉讼效率与司法公平之间的平衡性保持。分析认罪认罚案件审理程序当中出现的被追诉人知悉权丧失、认罪有效性司法审查弱化及法律援助机制无效化等问题,对刑事冤案防范机制提出相关建议:即实现证据开示规范化,保障被追诉人知悉权;完善认罪认罚审查机制,保障认罪供述的自愿性、合法性与真实性;完善值班律师制度,拓宽权利行使范围,以此维系司法公平。  相似文献   
36.
民事小微公益诉讼案件可以采用诉前和解的方式处理。民事小微公益诉讼诉前和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分清是非、公开、审慎的原则来确定其适用的具体条件和内容,还应该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效衔接,并处理好诉前公告等实践问题。在被告积极承担民事责任并弥补其所造成损害的前提下,应允许检察机关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对这一行为所涉及的刑事诉讼作出不起诉决定,或提出从轻、减轻量刑的建议。  相似文献   
37.
赵恒 《华中电力》2024,(2):51-68
人民陪审员制度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间客观上存在张力关系。在认罪认罚案件审判活动中,人民陪审员制度适用的挑战体现在:人民陪审员参与空间愈加有限、事实审与法律审区分难度增大、人民陪审员审判能力被削弱等等。产生上述挑战的原因包括两种制度改革预期目标有别、陪审规则设计存在内生不足、合作性司法理念强化法律职业联系、考核任务增加工作负担等方面。顺应我国刑事司法发展趋向,宜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人民陪审员参与认罪认罚案件审判活动之主要方案:第一,坚持审判中心主义以统筹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进程;第二,调整人民陪审员参与认罪认罚案件的审判规则;第三,以优化检法职权关系为依托规范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第四,健全考核机制以提高认罪认罚案件审判质量。由此,进一步提升我国刑事案件繁简分流进程中审判方式改革质效。  相似文献   
38.
朱鹏 《法制博览》2024,(12):57-59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刑事诉讼的重要制度,它融合了侦查、起诉、审判等多个环节,有利于推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化。但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制度完善。在整个制度完善的过程中,诉辩职能的发挥直接关系到认罪认罚的合理性。把控控辩关系,有利于真正实现诉讼制度的效率,维护司法公正。但就发展的现状来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仍然存在检察院行使量刑建议权不当、被告人自愿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有必要从辩诉交易的角度建立我国认罪认罚辩诉交易的伦理规范。通过完善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促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39.
范祥明 《法制博览》2022,(10):74-76
伴随着刑事速裁程序的推进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开展,人们对认罪认罚案件中有效变化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期待能够借助认罪认罚案件中有效辩护的研究,找到律师有效辩护的工作路径、原则以及标准等,从根本上提升认罪认罚案件程序的公正性.为此,文章以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有效辩护为切入点,先简单阐述了认罪认罚案件中有效辩护的内涵,而...  相似文献   
40.
郝万爽 《证据科学》2021,(2):179-194
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反悔权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程序正义的体现,能保障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反悔后其之前的有罪供述仍然能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使用,那么反悔权将变得毫无意义.美国《联邦证据规则》410规则规定,被告人撤回的有罪答辩,或者在与控方进行答辩讨论过程中作出的陈述一般不具有可采性,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