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6篇
各国政治   116篇
工人农民   87篇
世界政治   20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8篇
法律   918篇
中国共产党   2342篇
中国政治   2664篇
政治理论   967篇
综合类   143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602篇
  2013年   611篇
  2012年   758篇
  2011年   733篇
  2010年   762篇
  2009年   708篇
  2008年   702篇
  2007年   561篇
  2006年   519篇
  2005年   435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邓小平和江泽民在领导我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深刻总结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 ,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民范畴作出了新分析 ,对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主体性的实现进行了新探索 ,还进一步丰富深化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人民观。  相似文献   
52.
李洁 《廉政瞭望》2005,(5):38-38
本刊第4期刊登了《干部年龄与个人政治前景的对话》的专题文章,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纷纷来函就此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本刊编辑部特编发两封来函。为进一步加强编读互动,我们热忱欢迎读者就本刊编发的文章来函进行讨论,畅谈感想,表达观点,本刊将尽量予以刊用。  相似文献   
53.
《兵团党校学报》2005,(2):60-60
知名国情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提出,中国改革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等五方面达到社会共识的改革观。需要以人为本的改革。改革不是以物为本,特别不是GDP为本,而是以人为本,就中国而言,改革应有助于十三亿人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提高发展能力、分享发展成果,改革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使十三亿人口得到全面发展,既是改革的出发点,又是改革的归宿点。  相似文献   
54.
李洪铁 《前沿》2007,46(7):9-11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几年里,选择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选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是邓小平的历史选择观,邓小平的历史选择观不仅和马克思主义历史选择论是一脉相承的,是一种创造性的发展。为此,我们就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选择论作进一步的研究,对邓小平的历史选择观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出历史选择的可能性和限度,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5.
岁月不拘,时光飞逝,转眼间,《两岸关系》已经走过10年光辉历程。有道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把《两岸关系》比作树的话,10年来,它已经从一棵小树苗茁长成为枝繁叶茂的大树,成为对台宣传战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结出的果实更是芳香甜美,让每一个读者都心醉神迷,甘之如饴。  相似文献   
56.
《小康》2006,(8):5-6
冯培恩(浙江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应该合理地分配和更有效地使用十分有限的教育经费,当前特别要给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分配更大的投入比重,全面地、刻不容缓地在全国范围全面履行法律要求政府承担的义务教育的职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高级人才数量的需求与国家GDP的数量和质量有关。换言之,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应该与人均GDP相关。当前需要加强控制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调整教育发展的结构,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如果做不到给过快的规模发展注入相应的投入,那么这样的扩展规模必然导致…  相似文献   
57.
HOPPING MAD     
China's young white collars are discovering the benefits - and the pitfalls - of jumping from one job to the next. PRESSING the PC's 'off' button after a particularly hectic week at the office, Li Gang almost scorches his finger. He then stuffs the contents of his desk into a cardboard box. In goes the photo of his wife and 2-year-old son, his Formula 1 mouse pad, his heavily stained coffee pot, and his Newton's Cradle. On  相似文献   
58.
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化解由社会成员的不公正感等价值原因导致的社会矛盾?中共中央从价值层面和政策制度层面为解决我国社会价值矛盾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视角: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仅科学阐释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的内涵,而且提出要将科学的社会公正价值理念贯穿到党和国家政策和制度的制定、执行、监督等每一个环节,并营造出公平的社会环境,以提高社会成员的公正感,进而消除产生社会矛盾的价值根源。  相似文献   
59.
9.11事件之后,许多人重新审视和思考世界形势,悲观的认为自二战以来,地区战争不断、时局动荡不安。所以,战争和灾难才是一种常态,而和平则只存在一个短暂的时期,甚至只是一种主观的愿望,发展更是不能均衡。于是他们对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这个思想提出了质疑。其实,这是对于邓小平时代主题观的误解。我们应该从该时代主题观的形成过程、背景以及它的真正内涵,来全面的认识邓小平的时代主题观。 一、“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建国以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一边倒”、“两个拳头打人”、“一条线”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理论依据都是源于对当时世界形势的基本判断——认为世界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和革命是时代的主题。中国负担着沉重的不安全感,不但在外交上处于被动,更重要的是国内建设深受影  相似文献   
60.
人性化的变革使得对刑法功能的认识由最初的工具说进化为如今的犯罪预防理论。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刑法都在向轻缓化方向发展,而且我国也已签署一系列的国际人权公约,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理应及时修改刑法中与国际通行做法相悖的规定,走向人性化的变革,重视犯罪预防工作,以充分体现刑法的谦抑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