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389篇
中国共产党   577篇
中国政治   583篇
政治理论   286篇
综合类   46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自洽性;突出模型分析和数学方法及数理逻辑的应用,并把对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研究过程纳入一个可控制的系统中,这不仅增强了理论本身的可靠性,同时又使之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2.
43.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全面系统的深刻总结。本文从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坚持运用正确的党史观和大历史观、坚持辩证地认识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的历史经验观、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是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的杰出典范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的思想方法论,对党员干部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活动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论,学懂弄通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深化对历史进程的认识、历史规律的把握、历史智慧的运用,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和思想方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学习法律有不同的层次,法律专业学习之阅读,非专业人士的阅读,法律专业本科生之阅读,高年级和低年级又有所不同,以及研究生、博士生之阅读。即使法学大家也不是读遍了天下法书,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再读书。面对如此多样的法律阅读状况,要以一篇短文介绍法学名著确实有难度。本文主要面对法科学生,主要是本科生和法律专业硕士生,适当兼顾其他。  相似文献   
45.
本文通过比较考察大陆法系国家的中间判决制度,以系统方法论为视角对其进行法哲学分析,探析我国建立中间判决制度的可行性,提出了建立中间判决制度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46.
47.
城市治理研究在日益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的不规范、理论建构不足和对城市发展现实的解释力与指导性不强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研究的发展与创新。对当前城市治理研究问题的反思应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聚焦对研究路径的梳理和考察。城市治理研究的传统路径有着自身的应用边界和局限,未来城市治理研究的发展应当加强方法的规范化,主动回应城市发展,并顺应和利用大数据发展的趋势。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路径,建构主义可以为城市治理研究带来新的视角、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48.
《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向我提出如何加强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实证性这样一个题目。这是一个关于方法论的建设性命题。从党史国史学界对新中国前29年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看,实证性较强,文件堆砌和领导人思想观点的简单再叙述等问题并不特别突出。这也反映出,  相似文献   
49.
日本学界认为,自然和生态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东南亚的国家和社会,因而最重要的是明确该地区的范围,注重其整体性,同时也要重视东南亚研究的多层性和分散性。据此,日本的东南亚研究持续探索不同于欧美的研究方法,重视东西融合,提倡交叉学科方法的运用,促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领域有机结合,彰显出东南亚研究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然而,日本的综合性东南亚研究也面临“事实还是理论”、学科对立、学术研究如何与东南亚国家的现实相联系、研究成果尚未实现国际化等挑战。  相似文献   
50.
形而上学思维的重要特点是把事物当作一成不变的东西去研究,形而上学者的理论旨趣是构建超时空的永恒真理。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批判蒲鲁东、杜林、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及费尔巴哈等人,是因为这些人的理论都具有形而上学性。蒲鲁东沉溺于追求经济学中的“不变规律”和“永恒原理”,杜林迷恋于制造“最后的终极的真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热衷于建立“永恒正义的王国”,费尔巴哈执着于阐释适合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的道德准则。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些形而上学理论的批判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启示。为了构建具有现实性、具体性和历史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要在思想方法上破除“永恒原理”情结、“一般规律”情结以及“抽象范畴”情结,还要在研究方法上拒斥“先验主义”的方法、“还原”的方法以及从“抽象的人”出发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