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6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眼动追踪技术及其在侦查辨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认,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是感知、记忆、再认的过程。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可以实时采集辨认人在辨认过程中的眼动数据,了解其在辨认中是如何思考及做出辨认结果的心理认知过程。利用眼动追踪技术,分析证人、犯罪嫌疑人辨认过程中的眼动模式,有助于研究证人辨认的准确率、识别犯罪嫌疑人、辅助发现破案线索等问题。眼动追踪技术在侦查辨认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辨认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是感知、记忆、再认的过程。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可以实时采集辨认人在辨认过程中的眼动数据,了解其在辨认中的是如何思考及做出辨认结果的心理认知过程。利用眼动追踪技术,分析证人、犯罪嫌疑人辨认过程中的眼动模式,有助于研究证人辨认的准确率、识别犯罪嫌疑人、辅助发现破案线索等问题,在侦查辨认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侦查辨认是侦查实践中广泛应用的一种侦查取证方法,2012年刑诉法修改将辨认笔录单列为一种证据.现行立法关于侦查辨认仅有一些原则性规定,诸多辨认规则尚未确立,多个辨认对象条件下进行辨认是其中之一.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探讨在多个辨认对象条件下如何组成辨认队列,以及哪一种队列呈现方法更有利于辨认结果的准确可靠.实验结果表明,将...  相似文献   
24.
论刑事辨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认是侦查实践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侦查行为,其实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性要求,辨认笔录的使用也必须符合证据规范.对此,域外国家立法大都对其进行了规定,司法实践中也不断通过判例对其加以修正;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辨认制度,现有的相关规定简陋粗疏,无法对侦查实践进行指导与约束.应当改进我国的辨认制度、明确辨认的法律性质、完善辨认规则体系,加强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规定辨认笔录的证据效力.  相似文献   
25.
影响目击证人辨认结果可信性的因素包括估计者变量和系统变量。侦查人员对影响目击证人辨认结果可信性因素的认知程度与辨认过程的组织、辨认结果运用紧密相关。从调查情况看,当前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对影响目击证人辨认结果可信性的相关因素缺乏必要的认知,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以减少错误辨认的发生和对错误辨认结果的运用。  相似文献   
26.
试论民事案件中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我国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全,民事诉讼案件的数量逐年增加,2002年北京市各级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的数量之比为10∶1。与之相应,民事案件所涉及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也逐年递增。笔者就几年来民事案件中涉及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加以归纳、总结,以期抛砖引玉。1民事案件中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种类民事案件中涉及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一般可分为三类:(1)被鉴定人所患精神疾病与民事侵权事件的因果关系;(2)民事行为能力的评定;(3)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伤残评定。1.1被鉴定人所患精神疾病与民事…  相似文献   
27.
精神病人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更科学、客观地评定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方法。方法对239例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案件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对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评定有重要影响的判别因子。结果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的判别因子稍有差异,但与责任能力三者之间高度相关;精神科诊断、作案现实动机、作案对象选择性、作案后逃避责任、生活自理能力损害、现实检验能力损害为辨认能力的判别因子;精神科诊断、作案现实动机、作案前先兆、作案对象选择性、作案后逃避责任、工作学习能力的损害、自知力损害、现实检验能力损害、自我控制能力损害为控制能力的判别因子;建立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判别方程经组内、组外考核有较高的正确率。结论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判定的多元方程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有助于提高鉴定结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8.
在美国新泽西州的刑事诉讼实践中,通过与心理学研究之间的密切互动,形成了一个对辨认组织、执行规范,辨认结果使用规范为一体的错误辨认风险司法防范措施体系,较好地防止了错误辨认结果被采纳从而酿成错案的风险。2012年修正后的中国刑事诉讼法首次将辨认笔录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予以规定,但本法对于辨认的组织、执行、辨认笔录的质证等缺乏相应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对辨认准备、执行的规定不仅简略、粗糙,而且相互冲突。从提高辨认结果可靠性的角度考虑,可以借鉴新泽西州目击证人辨认规则与实践变迁的历史和经验,吸收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进一步完善中国刑事诉讼中的辨认规则。  相似文献   
29.
辨认是办案机关在侦查案件的过程中经常应用的侦查措施,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也使辨认笔录证据属性得以确认。然而,辨认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主要在辨认及其辨认笔录概念的基础上,分析辨认存在误差的原因及其辨认笔录的审查运用规则,从而明确在新的法律规定下如何正确的运用辨认笔录。  相似文献   
30.
辨认是一种非鉴定型同一认定。在侦查实践中,辨认存在的危险性是:一方面,辨认的错误率较高,容易导致侦查人员对案件事实形成错误认识;另一方面,作为一项强制性侦查措施,辨认包含着侵犯犯罪嫌疑人的危险(特别是针对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辨认)需要法律予以制约。为此,需要完善混杂辨认、分别辨认、客观辨认规则以使其规范化,并从辨认结果的客观准确性及正当合理两个方面对辨认进行审查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