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1.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认识到,如果想要使北魏强盛起来,就必须吸收中原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当时的北魏都城是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孝文帝想把都城迁到洛阳,以有利于改革鲜卑族落后的习俗,实行汉化方针政策,但当时的鲜卑贵族在平城住惯了,而且房屋土地都在这里,因此都不愿意迁都。  相似文献   
12.
李翊 《党政论坛》2009,(22):49-49
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号称“中华第一街”,很大程度上与王府有关。据介绍,元大都时,王府井大街叫丁字街,到明朝朱棣迁都北京时,在此修建了10所王府,才有了王府井大街的名字。这也是北京修建王府之始。到清代,明朝的10所王府已没有影子,只留下了王府井这个街名。目前能够找到的都是清代王府。  相似文献   
13.
论韩国迁都之区域均衡发展政策涵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新政府正以国家首要大事之一来促进迁都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过去尽管政府并举促进地方的发展和抑制首都圈的规模膨胀政策 ,但是未能有效地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首都圈规模膨胀不止 ,区域发展问题不减。而其主要构想是通过迁都根除人口乃至各种要素和职能向首都圈过度集中的机制 ,改变首都圈在规划发展上的被动局面 ,打破把汉城乃至首都圈当作中心而地方当作边缘的传统观念 ,从而有力地促进区域均衡发展。韩国的迁都政策实践乃至过去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实践之教训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黄朴民 《政府法制》2012,(11):25-25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这是史上一次颇具智慧的著名事件。面对重重阻力,孝文帝以进为退,收放自如,终于如愿以偿,把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事业推进到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瑞鑫 《法人》2007,(2):134-135
只要韩国的整体经济实力更强、经济区域分布更加均匀,只要世宗继首尔、釜山之后被世人熟记,韩国政府这一迁移“行政首都”的行为就会被打满分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09,(3):76-78
金国是中国历史上以女真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先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后迁都燕京(今北京),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女真这个北方游牧民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打败了比自己强大得多的辽国和北宋,建立起与西夏、南宋中足鼎立的大金帝国,  相似文献   
17.
18.
2005年11月7日,缅甸政府开始把政府机关从仰光搬迁到彬文那。据仰光的外交官和政府官员猜测,缅甸迁都的真正原因是防止可能发生的外部入侵。自美国停止对缅甸投资以来,缅甸军政府正遭受着1997年以来最为严厉的国际制裁。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06,(6):35-35
盘庚迁都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至殷,学者认为“盘庚迁都的重要原因是由于人为的因素影响了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又反过来加重了社会因素,如此恶性循环才迫使盘庚迁都。  相似文献   
20.
石克生 《人大建设》2012,(11):10-11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许昌之"许",源于尧时高士许由洗耳于颍水之滨而得名。许昌夏时称许地,春秋为许国,秦置许县。公元196年,曹操至东汉京都洛阳奉献帝以令不臣,迁都许都(许县)。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以"魏基昌于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