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41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世纪时期,宗教无情打压和迫害包括自然哲学在内的异教.伴随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和发展壮大,这种打压和迫害也随之猛烈.19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国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公开攻击科学理性和建制的"奇迹信仰",并且广泛渗透到公众中.一战后,被战争摧毁了物质和精神家园的人们开始向非理性世界寻求拯救.他们不得不再次面对在100年前曾在欧洲一度风行的反理性主义,以及"揭示宇宙谜团"的非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因此,造成当时占星术等各类超自然信仰肆意流行.除此外,继承近代神秘主义思想的有神论者开始宣扬宗教和神秘主义拯救的意义,对科学理性、认知模式和方法展开批判和否定.这些来自宗教和神秘主义的激进批判和否定威胁和阻碍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2.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由自然选择学说和人工选择学说两部分组成,而传统进化论只是发扬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作为达尔文学说直接产物的法律进化论,在对建构论唯理主义进行猛烈批判的同时,却走向了另一极端,本文作者试图提出一种折衷的观点,即“科学的法律进化论”。  相似文献   
93.
回向"整体人类学"——以中国情景而论的简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从西方引进的知识范式,人类学在中国主要以进化论为根基,强调英美的科学实证倾向,忽略了人类学自"两希"传统以来的哲学根底,因而导致更多偏重于社会学与民族学.如今需要从回向人类学的学理整体,关注哲学人类学,并由此发掘中国多民族经验中对人的研究,从而不仅仅对"汉学"和"少数民族学"而是对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学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4.
自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以来,各种形式的试图以进化论作为心理学思想的基石开展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冲动,在心理学的主流历史中绵延不绝,并相继形成多种理论形态各异的进化论的心理学研究方案。本文以关于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反思为立足点,通过对心理进化的逻辑的追问,并引入人类学哲学的视野,揭示了一切形式的进化论的心理学研究方案的逻辑的盲目性,并为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寻求理论的统一提供了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95.
李华凤  郜世奇 《学理论》2010,(26):91-92
关于达尔文进化论在科学界内部和宗教界都有着激烈的争论。从科学理性角度来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一种假说;从人类意识形态角度来说,达尔文进化论更是一种信仰。对自然和生命的解释不同派别给了不同的答案。然而,达尔文进化论学说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由"思想"到"意识形态"的转变,进化论不再是理论、体系或假设,而成为了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6.
严复的进化论思想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前进性,二是循序性。对进化论"前进性"特点的坚定认识,使严复对其理想政治的最终实现抱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进化论"循序性"特点的深刻把握,使严复对其政治理想的实施强调稳定有序的操作原则。严复把进化论的这两个特点充分地融进了他的政治理想的推进理论当中。严复的这种对其理想政治推进保持积极而又稳重的态度,同他对理想政治本身既发展又稳定的特征取得了一致,从而实现了他的理想政治思想本身和其推进理论在理论基础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97.
达尔文通过艰苦细致的自然观测并借鉴了其他领域的研究思想,形成科学的进化论,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社会迭尔文主义夸大为弱肉强食的适者生存,使人类社会出现残酷的生存斗争.20世纪发现复杂系统进化机制,产生系统协同性、内在随机性、复杂适应性、自组织性等新现念.21世纪则进一步研究和谐有序的社会进化方向:自利与利他、竞争与互助的统一.  相似文献   
98.
单素敏 《党政论坛》2014,(20):29-29
我成长的年代,香港社会是残酷而悲凉的。求学不是每一个人的权利,贫穷常常像一种无期徒刑。今天社会前行,新的富足为大部分人带来相对的缓冲保障,贫穷不一定是缺乏金钱,而是对希望以及机遇憧憬破灭的挫败感。很多人害怕可上升的空间越来越窄,一辈子也无法冲破匮乏与弱势的局限。我理解这些恐惧,因我曾经一一身受。没有人愿意贫穷,但出路在哪里?70年前,这问题每一个晚上都在我心头,当年14岁时已需要照顾一家人,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没有可以依靠的人脉。  相似文献   
99.
100.
《学理论》2017,(10)
通过列举和分析学者对优生学有力的伦理批评,即优生学之"优"的价值问题以及优生学中群体与个体关系的问题,回归优生学的理论基础即进化论,揭开优生学本来的面目,认为优生学很大程度上被历史上的优生运动所黑化,假使优生学坚持尊重原则,坚持个体的主体地位和价值,优生学便可以接受伦理的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