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270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81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伍程 《政府法制》2009,(6):64-64
2月20日21时20分,离石交警大队事故科值班民警接到吕梁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电话称:在209线下水村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值班民警立即赶赴现场,这时,肇事车辆已经逃逸,距现场不远的地方,发现两名受伤者,民警立即报122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案情就是命令,交警们立刻兵分两路,一路现场进行仔细勘查;一路由顺着车胎印沿209线追寻肇事车辆。  相似文献   
482.
研究交通肇事"逃逸",必须首先寻找其规范目的,以目的解释为核心,以法益为视角,脱离规范目的所得出的解释结论不具有合理性;在研究结论上,本文认为,逃逸行为的不作为性质毋庸置疑,作为义务来源于先前行为;应根据先前行为理论进一步确证"逃逸"的规范目的。  相似文献   
48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交通体系也愈加发达,也正因为如此,交通肇事在现在在生活中也越来越常见。但是由于立法上的一些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学界对于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中的一些因素有着一定的质疑和争议,本文就现有的知识和理论发表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484.
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定性之检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立足现行刑法 ,在分析有关司法解释的基础上指出 ,对于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的双重定性 ,有悖于刑法的基本原理 ,应予以澄清 ,进而认为交通肇事罪中逃逸行为只能作为该罪的基本犯罪的加重量刑情节 ,而不应视为定罪情节  相似文献   
485.
案情摘要徐××,女,38岁,农民.因颈项部疼痛一月余,于1990年7月7日,经本村土郎中指点,用博落回干燥根片150克,分三剂,三天内煎服.服药后自我感觉良好.又于7月14日到该土郎中处取了博落回干燥根片4剂,共200克(每剂50克),当  相似文献   
486.
“因逃逸致人死亡”法条分析——兼评交通肇事罪共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肇事罪是一种常见罪名,由于理论界长期以来对"因逃逸致人死亡"认识不一,直接影响了司法实践的统一性.虽然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1月10日出台了<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缺陷,而并不能有效肃清争论."因逃逸致人死亡"实质上是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情节,"逃逸"为非罪行为,因此,"指使逃逸"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正确定性"逃逸"行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87.
利用活埋方式他杀的案例比较少见,采用欺骗性手段他杀活埋的案例更少。现将笔者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1 案例 1.1 案情简介:1996年8月23日,宋××(男,16岁,中学生)因对父母平时溺爱其弟(14岁,小学生)和其妹(11岁,小学生)不满,于当日下午以上山采蘑菇为由将其弟、妹骗到附近山上,他说咱们玩“埋活人”游戏,我先埋你俩,然后你俩再埋我。  相似文献   
488.
刘海春  陶涛 《行政与法》2007,(11):145-147
《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指使肇事者逃逸行为所做的司法解释,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指使交通肇事者逃逸行为的法律定性提出了各自的见解。笔者认为,根据肇事者和指使者主观心态的不同组合,可对指使交通肇事者逃逸的行为作出不同的认定,但指使者和肇事者其可能成为故意杀人罪或遗弃罪的共犯,而不可能成为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在指使者符合窝藏罪的构成要件时,应依照该罪处理。  相似文献   
489.
一系列反常行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严重的腐败问题2022年以来,纪检监察机关查处通报的少数官员违纪案件涉及“逃逸式辞职(离职)”。他们有的并非真想辞职,而是变“提前退休”为“提前筑巢”,以延续“权力余温”;有的采取“期权交易”,在位不收离职收,在岗不收转岗收;还有的是“带病离岗”,寄希望于“一辞了之”。这一系列反常行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严重的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4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