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93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70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83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新刑法对交通肇事罪进行了比较重要的修改,涉及到的“逃逸致人死亡”问题,在理论上争议颇多。本文将交通肇事罪中被害人最终死亡的具体情形一一作了分析、排除,借鉴日本刑法中的有益理论,将“逃逸”行为单独评价,以结合犯观点来理解新刑法中所作的修改。  相似文献   
22.
我国《刑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解释》中规定,对因逃逸致人死亡以及交通肇事后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共犯论处。该规定存在诸多可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23.
交通肇事案件司法处置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量刑标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幅度较大,导致了一些具有相同或相类似情节的案件量刑结果相差悬殊的情形。探析当前我国交通肇事量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完善对策,对于在司法实践中强化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案例一:2002年4月16日,刘某驾驶无证报废农用  相似文献   
24.
在目前交通肇事逃逸现象比较普遍的情况下,交通肇事逃逸后对受害人的权益保障的问题日益被关注。我国现存的受害人救济措施在救助的性质、对象和范围方面存在很大不足,急需完善。  相似文献   
25.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繁荣,道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日趋迅速,各种机动车辆、驾驶人员也迅猛增长。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为此,详尽地分析该类案件的成因与对策,以减少逃逸案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在实践中经常发生,对于逃逸行为,本文从其概念入手,从主客观方面及司法解释中对逃逸行为的司法认定方面做一简要分析,以期对司法实践中的操作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7.
在利用轮胎花纹痕迹认定交通肇事车辆的工作中,通常是利用花纹类型(横沟花纹、纵沟花纹、块状花纹、混合花纹、非对称花纹)及适用的车辆种类等共性特征进行分析鉴定。由于轮胎是机械化流水作业生产,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轮胎,其花纹是相同的,而同种轮胎又可以安装在不同品牌的车辆上。因此利用共性特征仅能区分肇事车辆的种类,不能认定某一辆嫌疑车就是肇事逃逸车辆。笔者根据实战经验,根据轮胎花纹个性特征点来认定肇事逃逸车辆,本文就此展开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28.
29.
胡煜 《法制与经济》2008,(16):11-13,15
酒后驾驶的国家标准虽已经颁布实施,但司法实践中存在多种没有或不及时进行酒精检验的状况,故酒精含量的检验不应成为认定交通肇事酒后驾驶的唯一证据,如果有充分的证据证实肇事者饮酒后驾车,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如widmark公式,也能够认定肇事者系酒后驾驶。交通肇事逃逸的相关司法解释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适用时会与刑法理论相矛盾,因而引起了较多的争议。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观方面认定,一是不能轻易相信肇事者的辩解,要善于抓住证据中的关键内容发现问题;二是肇事者迷离现场的主观动机应当以严格主义的原则来认定,只要动机中存在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想法,不论是否还有其他主观故意,都应认定交通肇事逃逸;三是为逃避酒精检测迷离现场的行为,以交通肇事逃逸来认定,更符合主客观一致的原则。  相似文献   
30.
关于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学界存在较大争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关键在于判断行为人是否切实履行了救助义务;"逃逸行为"主要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的当场以及与当场紧密联系的时空而逃逸;"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成立要求具备逃逸行为、主观上的过失和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司法实践中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交通肇事行为人是否"因逃逸致人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