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陈晓勤 《法学杂志》2016,(12):126-133
利益失衡是邻避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表现为负外部性带来的利益分配不均衡和环境风险在地域与社群中分配的不均衡.然而现有治理方式并未回应失衡的利益结构.要解决邻避问题中的利益失衡,首先要在立法上明确邻避设施利害关系人的法益,避免利益衡量在行政过程中流于形式化.其次要转变决策模式,赋予邻避设施利害关系人话语权.最后要在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利益补偿、监管保障四方面完善利益衡量与平衡制度.  相似文献   
62.
如何有效地治理邻避冲突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难题。地方政府通常基于公共利益和专业知识来推进邻避设施的选址与建设,而公众通常将邻避问题置于日常生活经验所形成的风险感知中加以考虑,以一种地方性知识生产方式来建构风险议题。这种知识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地方政府与技术专家的专业知识,形成了风险异议,进而产生了邻避冲突。要有效破解邻避冲突僵局,就要强化基于风险沟通的合作性知识生产方式,促进政民之间开放性、审议式的良性对话,同时警惕权力与技术的合谋,重塑公众对政府风险监管的信任。  相似文献   
63.
在一些城市的大型邻避冲突中,邻避信息传播和动员过程大致经历了关键人物的商议、地方精英的讨论、地方精英向亲友的传播、精英的亲友向普通大众的扩散、抗争积极分子借助媒介建构当地邻避共识、向外地公众求援和平息等七个阶段。邻避信息传播呈现从精英向大众扩散的涟漪效应。地方精英的亲友是联结地方精英与普通公众的纽带。地方精英及其亲友可能隐蔽地传播负面信息,甚至可能采取体制内的抗争行动。体制外的部分邻避行动者通过口头、互联网、手机传播有关邻避设施的负面信息并动员体制外的抗争行动,塑造当地舆论场,并试图影响外地舆论场和境外舆论场。体制内外行动者传播的抗争信息和采取的抗争行动可能产生彼此激励的抗争共鸣效应。涟漪效应和官民抗争共鸣也存在于其他一些政策议题之中。邻避信息传播本质上属于政治传播。  相似文献   
64.
邻避运动中的风险感知、利益结构分布与嵌入式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式邻避往往由于制度化利益表达渠道受阻、公民权利意识觉醒和大众媒体推波助澜而陷入闹解和多输的循环怪圈。基于杭州九峰垃圾焚烧项目封闭决策—日常抵抗—邻避抗争—协商治理—原址重建的历时性观察,建构风险感知—利益结构分布理论框架分析冲突演化机理,公众根据感知风险、感知挫败以及对政府、环保机构的不信赖感产生邻避情结,而执政者治理失灵背后存在压力型体制、晋升锦标赛与悬浮型基层政权等深层逻辑。本文运用解剖麻雀方法透视邻避冲突生成逻辑后,进一步从执政理念嵌入、工作方式嵌入、公众参与嵌入和政党力量嵌入四方面探讨邻避冲突化解的嵌入式治理路径,以期为基层政社良性互动提供参鉴。  相似文献   
65.
环境类邻避风险给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很大隐患,而邻避决策中的信息公开不足、民主参与受限与法律机制尚不健全则是产生此类风险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化解环境类邻避风险,应该以公开为逻辑起点、以民主为行动指向、以平等为程序保障,通过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拓宽民主参与渠道、构建法律机制等路径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66.
随着周边居民强烈抵制大型工程项目建设的集体行动愈演愈烈,关于邻避事件及其治理的研究也就成为学界和政界亟待攻关的重要课题.中国式邻避事件呈现出“立项—抗议—停止”三段式演进逻辑,具有合谋式决策、非理性抗议和无赢家结局等特点.工程项目自身的负外部性、社会评估的缺失、个人利益诉求的高涨以及公共信任的匮乏等因素导致了邻避事件的频发,其防治路径在于借鉴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坚持自愿原则、预防原则、公平原则和沟通原则,加强相关制度的设计、创新、建设和实施,善于解决与协调邻避事件引发的矛盾,而不是一味地回避矛盾,有效防治社会风险,维护和增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7.
大兴调研之风是党的制胜法宝和优良传统。近些年来,部分基层调研失能主要表现为内容失真、信息失全、产出失效和活动失控,调研失能将误导治理决策、增加行政成本、损害政府形象。在压力型体制中,服务于决策的基层调研同样遵循问责与避责的行政逻辑,权责配置失衡和监督机制失灵成为调研失能的主因:其一,自上而下的问责机制难以匹配基层的实际情况,信息沟通表现为单向性,上一级在调研中关注的是下级履责效率,强化其过程控制,并作为自身的避责工具;其二,纵向单维监控下的基层,通常以迎检方式应对上一级调研,理性选择避责策略,以降低治理风险的外溢概率。矫正基层调研失能,对基层中的上一级而言,主要是营造说真话、做实事的政治氛围,建立容错纠错通道,增强调研的独立性和靶向性;对下一级而言,应强化责任担当和久久为功的为官意识,同时促成调研主体多元性,以外部主体调研来检验和倒逼内部调研效能提升。  相似文献   
68.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由邻避效应导致的社会矛盾越来越多。但是基层协商民主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协商意识淡薄、协商内容不明确、协商主体不平等、协商程序不规范、协商方式过于单一等五个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强化协商意识、确定协商内容、培育协商主体、规范协商程序、创新协商形式等相应措施,有效地推进基层协商民主。  相似文献   
69.
由邻避设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正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因素。总结四川什邡、江苏启东、宁波镇海等群体性事件的经验教训,预防和减少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必须树立公共决策风险意识,完善群众利益保障机制,营造法治社会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70.
邻避冲突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冲突,我国邻避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行政决策程序的欠缺、风险沟通不完善、补偿机制未建立,另外还存在邻避冲突解决机制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我国日益增加的邻避冲突,需要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强化行政公开和公众参与,加强风险沟通,建立各种形式的补偿机制,完善邻避冲突解决的立法,及时预防和解决邻避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