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精神文明导刊》2006,(5):11-11
正气扬则邪恶抑。扬正气,首先得明是非。胡锦涛同志精辟概括的“八荣八耻”荣辱观,是我们明是非的一把标尺、扬正气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22.
布雷耶在《粉碎邪恶循环:面向有效率的风险规制》一书中分析了美国政府在规制那些不起眼的风险过程中所呈现的风险规制议程确定的随意性、规制缺乏连续性等情形。他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症结可以归因于一个邪恶循环,即公众对风险的认知、国会的反应以及规制过程的不确定。为打破这一邪恶循环,则需要建立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去政治化的、精英式的"超级专家理性"制度。就我国风险规制而言,由于存在着与美国政府相似的问题,而布雷耶法官所提出的"超级专家理性"制度切中了我国风险规制体系的要害,因此,这项制度对于破解我国风险规制所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3.
《党课》2012,(1):36-36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上帝,同时也有一个魔鬼。当上帝占上风的时候,我们便看到人性中美好、善良和质朴的一面,而当魔鬼逞强时,我们看到的便是人心邪恶、虚伪和狡诈的一面。良知就像一面镜子,人的正义邪恶,共产党员党性的有无,都可以从这面镜子中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24.
25.
英国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在代表作《蝇王》中通过大量的象征手法表现了"人心的黑暗"和"文明的脆弱"的主题。本文通过描写野蛮与文明之间的对抗揭示了《蝇王》中人性的异化。  相似文献   
26.
王权宏 《法治与社会》2005,(8):75-75,66-69
纵观古今,横看中外,法律为社会稳定之根本。是非曲直之争,善良邪恶之界,以法判定;惩恶扬善,法不以强而惧,不以弱而弃,惟以公正为本,故被世人喻为“天平”。法官,以执法、护法,维护公正为天职,因而恶者惧,善者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西安市灞桥区人民法院民二庭这个人民满意的先进集体,一个年青化、知识化,充满活力,讲求效率的法官群体。他们热爱自己神圣的职业,不断适应新形势,努力奋进、勇于创新,在匡扶正义、扶弱助贫、惩治邪恶中树立起威严形象;他们在审判程序改进探索中,讲求效率,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稳定一方社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他们把自己的事业,融汇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把爱民惠民,为民服务宗旨落实到审判工作之中;他们开拓创新的步履伴随着时代前进,在创建和谐、文明社会的进程中,忠于职守以公正效率使天平生辉,用忠诚和智慧谱写出了时代的护法新篇章。  相似文献   
27.
韩志明 《学习论坛》2013,29(3):51-55
作为技术理性及其文化的产物,行政之恶是行政官僚在正当的和合法的程序中制造出来的邪恶,也是一种被高度掩盖了的邪恶。中国社会的行政之恶也普遍存在,并体现在肮脏的手、专家的乱象、"污名化"的处理、"美名化"的错位、守法的官僚等情形之中。治理行政之恶必须破除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尊崇,强化公共行政的伦理反思,建构参与基础上的合作治理,实施全面而有深度的问责等。  相似文献   
28.
秦王坚自河东还①,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②。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③,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④,太后之弟也⑤,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⑥,为百姓患。猛  相似文献   
29.
教授提出一个挑战性问题:“上帝创造了一切吗”一学生回答:“是,都是他创造的!”  相似文献   
30.
田文昌 《中国律师》2004,(12):55-55
律师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律师既不代表正义也不代表邪恶,而是通过参与司法活动的整体过程去实现并体现正义。简言之,律师就是以依法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的方式去实现维护正义的目标。人们有时将律师视为正义的化身,似乎律师自身就可以代表正义;有时又将律师视为邪恶的代表,似乎律师天生就是亵渎正义的恶魔。其实,这两种认识都不正确。道理很简单:正义的概念是抽象的,人人都可以自以为代表正义和维护正义,而对于正义的价值观却会因人而异,各不相同。更何况,在不同的时空中评价正义的社会标准也会发生变化。如此,便出现了评价正义的法律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