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149篇
中国政治   75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281.
陈模 《红岩春秋》2007,(6):39-40
1938年的夏天,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郭沫若厅长聘请了两个日本朋友——鹿地亘和池田幸子夫妇作设计委员(也就是当顾问),帮助指导第三厅七处的对日宣传工作。他俩还担任日本反战同盟的负责人。反战同盟大多是日本来华的反战人士和反战士兵。鹿地亘和池田幸子是日本著名的反战作家。  相似文献   
282.
中国史学自19世纪后期起已蓄积的史学更新趋势,至民国初年由于新史料的发现和中西学术交融的推进,出现了史学近代化的新局面,王国维即为出色的代表人物.王氏自觉继承了乾嘉学者的考证方法,同时融合了西方新学理,其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在撰著<流沙坠简>和<毛公鼎考释>时即已形成.至1917年撰成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续考>两文,即为运用此一方法而取得的重大成果."二重证据法"的成功运用是20世纪中国史学科学化进程的重要界标,故被郭沫若誉为"新史学的开山".  相似文献   
283.
寻找故乡     
刘学友 《工会博览》2014,(20):46-47
很多人都有故乡,你只要是一个游子,就有故乡.作家们也爱写故乡,鲁迅、胡适、郭沫若、周作人、巴金等等都写过故乡的文章,对故乡充满了眷念之情.我的故乡在哪里?故乡应该是父一辈、子一辈出生生活的地方.母亲告诉我:“你的祖籍在湖北省汉川县刘家窑乡.”可是,那是父母出生的地方.我并没有在那里出生、生活.我出生的地方在北京.湖北只能算我的祖籍,并不能算我的故乡.  相似文献   
284.
2019年,以叶挺将军及其夫人李秀文为原型,由长安镇戏剧曲艺协会出品的粤剧《浴火凤凰》,受邀参加广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展,让人想起郭沫若《凤凰涅磐》的感人诗篇:“凤起舞,低昂!凰歌唱,悲壮!”恰是叶挺、李秀文革命夫妻一生的光辉写照。  相似文献   
285.
可怜孺子号龙象,俯首附敌如犬驯。流芳遗臭各千载,薫花一器难同在。这四行诗句,摘自郭沫若先生所作的一首七言诗,反映了1939年年底国内严峻的抗战形势,展现了在重庆聚集的一批抗日文化人的民族气节,表达了誓与敌人抗战到底的坚定决心与钢铁意志。  相似文献   
286.
在学术与政治之间,郭沫若是心向政治的,他踏入学术圈,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无奈或是无聊。对于学术,他一方面看重乾嘉学派的勤谨功夫;另一方面,他又不甘于做考证材料真伪层面上的“蠹鱼”。身为“革命的学术家”,他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渗入到学术研究之中,使得学术与政治两者因此得以沟通,学术最终成为他参与社会、介入政治的一种方式,他学术实践的成绩与失误皆在于此。  相似文献   
287.
袁鹰 《民主》2013,(3):44-48
伟大的文化革命旗手鲁迅先生1936年10月19日病逝在上海。10个月以后,"八·一三"事变爆发,热血沸腾的中华爱国儿女记住鲁迅先生"以牙还牙"、"血债必须血偿"的遗训,发扬韧性战斗的精神,慷慨高歌走上民族解放战场。1937年11月,上海沦于日寇之手,安葬先生遗骨的万国公墓,从此在荒岭枯草中渡过八年冷清的岁月。在延安和大后方,甚至太平洋战争前的香港,  相似文献   
288.
翻开《毛泽东诗词》,可见与毛泽东唱和较多者,除柳亚子外,就是郭沫若了。这既可见毛泽东对郭沫若诗词成就的赞赏,又可见他们之间几十年的友情。  相似文献   
289.
五四诗人郭沫若、康白情受到古典传统文化和外国文艺营养两个诗艺源流的影响,其诗学观既有相似处更有独异性:都追崇自然诗学,但郭沫若受西方文化中的斯宾诺莎泛神论影响更深,建构起他的激情四射的浪漫主义自然诗学;而康白情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典意境论影响更深,建构起他的冷静悲悯的现实主义自然诗学。  相似文献   
290.
郭沫若从泰戈尔、惠特曼、歌德等诗人那里获取创作启示,诗歌的抒情风格由泰戈尔式的冲淡,经惠特曼式的豪放走向歌德式的沉静。假若把人的情感世界喻为汪洋大海,那么,郭沫若在《女神》中的抒情形态可以概括为:泰戈尔式的潜流涌动、惠特曼式的浪涛激越和歌德式的沉静浩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