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56篇
中国政治   80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5月15日,武警部队官兵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抢修汶川县映秀镇通往都江堰紫坪铺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仁水 《中国减灾》2008,(6):48-48
这是一组感人的画面:成都的哥自发前往都江堰运送伤员.用事实证明了自己就是城市的一道精神脊梁:在年初的冰冻天气之后.唐山人再次出征。一个叫皇甫志友的人.自发组建了救援队伍.临时包了一辆大巴.载着51名救灾队员星夜南下四川:还有绵阳市的居民们.自发为在广场的灾区人民送去了热饭热菜……  相似文献   
13.
汶川大地震后,我驾着越野车第一时间出现在灾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加救灾。三进灾区的这些时间,所目睹和体验的人间悲情和痛苦,早已超过了平时的千百倍。我认为这也是我的人生重要历程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座座美丽村镇、一张张灿烂笑脸、一个个鲜活场景、一组组难忘数据,展现的是"汶川奇迹",见证的是中国力量,升华的是时代精神。——题记2010年初秋,全国30多家党刊、近80名记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四川灾区。当我们一行站在举世闻名的都江堰上,看着滔滔岷江奔流而下,思  相似文献   
15.
37岁的马建寿杵着一支木拐杖,略微有些颠簸地走到房梁下,拿竿子取下腊肉,然后走向灶台放到锅里,水快开了,正冒着烟。从外表看谁能看出,这几个简单平凡的动作是多么不容易。"5·  相似文献   
16.
戴方 《统一论坛》2010,(6):64-65
巴山蜀水,地灵人杰,文化丰腴,既有三星堆、金沙等古蜀文明传奇,又有都江堰、乐山大佛等中华奇迹,既有九寨沟、黄龙等奇观仙境,又有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既有天工蜀艺绝活,又有万千民族风情,这些都成为开展对台交流的优势载体。近几年来,四川省在开展常规行业入岛对口交流的同时,积极拓展渠道,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7.
谢东阳 《工会博览》2009,(2):138-139
丁宝桢(1820-1886),咸丰朝进士,于1876年升任四川总督,此后直至其去世都没有离开过四川,之前其在镇压发、捻军起义维护清王朝统治过程中和在山东巡抚等职任上所积累的一些洋务思想及治世思想都已经比较成熟,从而使其得以在四川总督任上有了一次比较完整的呈现和实施。  相似文献   
18.
凛冽的寒风,陡降的气温,提醒着人们,最冷的时节来了。春节快到了。但是,仍然居住在板房里的受灾群众,他们过得好吗?市区的低保户们,他们怎样过冬呢?我们来到都江堰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虽然板房条件简陋,但这里的受灾群众却说:“我们很温暖!”来自各界的关爱一直围绕着他们,米、面.油源源不断,御寒的暖被、防寒服、电热毯、取暖器一一送到他们的手中。  相似文献   
19.
20.
盛夏时节,我们又一次走进了“5·12”地震灾区。从北川到汶川,从都江堰到绵竹……如今的四川地震灾区,一幢幢由“特殊党费”援建的崭新农房装点山乡村落,一棵棵劫后新生的草木见证灾区巨变,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争相诉说党恩党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