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56篇
中国政治   80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大叔大娘别着急,大家排队,人人都有哈。”在地震灾区四川都江堰的一个临时救助点,一位身材瘦削、满面尘土的小伙子正坐在皮卡车上分发矿泉水。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大爷拄着棍子,背着一个破麻袋走了过来,小伙子连忙找来食物递上。老大爷狼吞虎咽吃起来,感叹着:我走了4天,终于走出来了!小伙子连忙安抚道:“出来就好,慢点吃,别噎着。”  相似文献   
102.
王涛  马剑 《中国保安》2008,(6):6-21
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强烈大地震,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汶川。人们在灾难而前表现出的坚强、团结、大爱,时刻感动着每一个人,也感动着每一名保安从业者。本刊记者临危受命,一行十一日——  相似文献   
103.
付全忠 《人民公安》2008,(14):24-25
在那个凄风冷雨的夜晚,看着风雨中的临时指挥部,我一直在心里默念着:国家总理就在重灾区,和灾区人民在一起;看见街上扶老携幼的人群,我一直在心里祈祷着:黑夜快快过去,黎明快快来临。  相似文献   
104.
5月15日下午3点52分,经过35个小时奋战,34岁的孕妇张晓燕和她的母亲从深埋的废墟中被救出来,寂静的四周立刻爆发出一片欢呼声,这时从几百人中跑出一位法国女记者,她一把抱住现场指挥大声道:"我想为你们喝彩!我真想大声唱歌来表达对你们的敬意!"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律师》2009,(5):20-20
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律师论坛”将于2009年8月在四川成都举办。本届论坛适逢建国60周年庆典和中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30周年纪念。饮水思源.律师行业的兴旺发达源自国家的繁荣昌盛雄关漫道,眼前的道路由身后延伸而来,通向未来。  相似文献   
106.
文化名人余秋雨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他的观点是:长城只是都江堰的后辈,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一而都江堰,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至今还在为无数大众输送汩汩清流,永久性地灌溉着我们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07.
潘攀 《中国律师》2011,(8):30-30
6月30日.来自四川都江堰友爱学校的30名经历了汶川地震的孩子在天安门广场开始了他们的首都之旅。7月2日下午,这些孩子离开北京,结束了为期3天的“都江堰友爱学校学生庆建党90周年赴北京观升旗仪式活动”。都江堰友爱学校是汶川地震之后建立的国内第一所无障碍“残健融合”的九年制义务学校.  相似文献   
108.
王龙 《传承》2008,(13):17-19
"跟我走!"许勇将军手中的铅笔如短剑一般,猛地在军用地图上的"汶川"戳出一个洞。随即他跳上越野车,闪进茫茫雨中。这是2008年5月13日12时,地震发生22个多小时了,受灾严重的汶川县音讯全无,仿佛从地球上消失一般。  相似文献   
109.
"5.12"地震后,灾区专建中引入了对口援助机制,上海在对口援建实践中形成的运行模式、管理体系和长效机制,对推进东部支持西部、沿海带动内地、城市反哺农村、发达地区帮助相对贫困地区,促进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富裕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0.
集体行动是诠释多样性的国家与社会、组织与个体、治理者与治理对象之间互动过程的显题,公共事物治理中的集体行动正在由简单走向复杂,立足中国本土的案例研究与理论转化十分必要。灌区公共事物治理活动自古至今持续存在,本研究基于灌区这一特定集体行动场域,论证了复杂性集体行动的概念生成与内涵特征,以纵贯近2280年的都江堰特大型灌区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历史分析和案例归纳的全景式质性分析。基于灌区历史分析和集体本体论构建了中国情境下复杂性集体行动的解释框架,以长时域跨度视角总结了都江堰灌区集体行动的历史经验。作为对解释框架的验证性讨论,锁定了新中国成立后灌区集体行动舞台中的关键组织化因素并进行案例经验归纳。分析发现,作为一种独特的集体行动模式,政党嵌入与集体行动能力生成之间具有紧密关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灌区集体行动经验,是从人民性的行动价值、组织领导力的行动者特质、双向嵌入与适应性制度化的行动者互动、多元的行动者组织方式以及集体行动能力的生成五个方面共同作用实现的。都江堰灌区复杂性集体行动经验丰富了政党嵌入集体行动模式的理论内涵,为其他领域公共事物治理提供了宝贵理论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