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56篇
中国政治   80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5月12日,是全人类的一个大忌日。这一天,一阵沉闷的轰鸣把大地撕裂。顷刻间,山摇地动,房倒屋摧,废墟遍地,大雨漫天……中国地震台网权威发布: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与其说,这场地震的震中在四川汶川,莫如说,真正的震中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这一天的这一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全国人民,所有人的目光伴着惊愕、焦急投向了受灾地区。时刻准备着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官兵们,震惊之余,闻讯而动,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从空中、地面、水上,以最快的速度,向着灾区挺进、挺进……  相似文献   
173.
杨柏 《当代贵州》2008,(12):42-42
6月12日14时28分.上海大剧院举槌义拍退休教师沈翠英捐献的一套价值400多万元的住宅。按捐拍人的意愿,善款将定向用于在都江堰,重建一所震不垮的“好”学校。  相似文献   
174.
《台声》2008,(7)
都江堰:周边古建筑严重损毁都江堰景区内的40余处古建筑中,有95%在这次地震中受损,其中包括初建于南北朝、重建于清代,纪念都江堰开凿者李冰及其子二郎的二王庙。汶川地震发生后,这座建于山坡上的古庙宇随山体滑坡毁坏。不幸中的万幸是,建于两千年前的都江堰几大主要水利工程组成部分挺了过来,这被许多考古专家视为奇迹。目前都江堰的主要组成——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引水口)、飞沙(泄洪堤)基本无恙,只有鱼嘴出现了裂缝。  相似文献   
175.
初夏五月,汶川地震一周年。回想这一年,瞬间大地震动之后,是无数心灵经受的震撼与洗礼,是沉恸肃穆之后团结奋发力量的奔腾。一年前,地动山摇。救人,刻不容缓。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一线,军队、武警、医护人员火线出击,救灾所需物资昼夜兼程,还有无数热血儿女主动请缨,自发奔赴灾区。在后方,全国人民和灾区同胞血脉相连,捐款捐物、无偿献血,大爱的洪流从四面八方涌向四川,抚平巴蜀大地的创伤,温暖灾区同胞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6.
牵动世人的汶川大地震之后,诗人舒婷疾书了一篇《今夜,我牵挂都江堰》。她写道:公元前272年,30岁的李冰怀揣一纸任命文书,餐风饮露艰难跋涉,终于进入蜀都上任郡守。这位风华正茂的青年官员,站在烟雨迷蒙恣意泛滥的岷江边,风吹衣袍猎猎作响,他脑子里奔涌的思绪确切是什么,已经没有人知道。……“他只知道,这个人种要想不灭绝,就必须要有清泉和米粮。”  相似文献   
177.
王攀 《法制博览》2009,(16):27-27
针对《北京文学》编辑萧夏林日前在博客中“揭发”余秋雨向四川灾区“假捐款”一事,日前,余秋雨委托九久读书人公司在其博客中发表声明称20万捐款将用于都江堰三所新建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对于这一声明,萧夏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余秋雨出示不了相关部门的收据,以及所捐单位名称、地址等,就意味着假捐款。另据媒体报道,四川省民政局、  相似文献   
178.
到了汶川的第二天早上8点,在吴光旭副县长的陪同下,我们乘坐越野车从威州驶上都汶公路,向映秀方向前进。都汶公路是指从都江堰到汶川不足100公里的路段,与213国道平行。地震造成塌方、断桥、堰塞湖等,这两条公路几乎被摧毁,原来秀美的高山峡谷已是面貌全非,从山岗上垮塌下来的泥石堵塞了河道,淹埋了公路、田园和村庄。吴副县长告诉我们,汶川县失踪的7200多人,大部分就被淹埋在公路上,  相似文献   
179.
WIDELY traveled Chinese would generally agree that time means different things in different places - opportunity in Beijing, fashion in Shanghai, money in Guangzhou and life itself in Chengdu. The capital of Southwestern China's Sichuan Province sits on the fertile and abundant Chengdu Plain, and its people are glamorous hedonists who have lived a peaceful and abundam life ever since an agrarian civilization first sprang up here 2,500 years ag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