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8篇
法律   243篇
中国共产党   62篇
中国政治   130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党员干部之友》2014,(11):11-11
正金秋十月,在北京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我们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的17个年头中,法治,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不妨看看媒体最近报道的一组数据:"醉驾入刑"实施前的3年,全国平均每年因酒后驾驶导致交通事故死亡2500余人;实施后的3年,这一数据同比下降了39.3%。数据变化的背后,是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酒驾车被认定为犯罪;是3年来公安机关严格执法,查处醉驾22.2万余起,全国无一例醉驾案件被法院判决无罪。  相似文献   
12.
《民主与法制》2011,(7):68-68
编辑同志: 陆某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即驾驶轻型货车与龚某未按准驾丰型驾驶的大中型拖拉机相撞。事故由陆某承担主要责任,龚某承担次要责任。事故发生后,陆某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13.
我国对于酒后驾车不仅认定标准比较宽松,而且处罚标准也过于宽纵。在酒后驾车的严重现实危害面前,不仅要客观的将酒后驾车严格化、犯罪化;还要有针对性的加大对酒后驾车的行为的稽查。力求深入和准确的揭示酒驾入刑后出现的弃车逃逸、司机拒检、与执法者周旋、代价乱象丛生的现象。同时对有关执法部门对处罚意见不等,处理力度较小的一系列现象严惩不贷。本文通过长期研究和实践调查,揭示酒后驾车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在对新疆库尔勒地区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库尔勒地区酒后驾驶在入刑后产生一系列现象。即依据现行立法,又摆脱注释法学窠臼。重在阐析酒驾入刑后产生现象的基本范畴,本质原因、基本法律应用的执行力度、以及执法者在新的交通法规颁布后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通过现象产生的原因得出更有利于严禁酒后驾驶,促进社会进步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4.
李阳 《法制与社会》2011,(27):128-130
随着《刑法修正案(八)》的通过实行,醉酒驾车行为升格为犯罪行为。修八在体现民生保护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犯罪圈,如何在我国这样一个没有前科消灭而同时又极其注重犯罪记录负面评价的制度背景之下,将醉酒驾车这类轻微犯罪给公共利益和犯罪人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便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对于醉酒驾车一类的轻微犯罪适用暂缓起诉制度,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公共利益和犯罪人自身的损耗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5.
美国美国法律规定,当一个人血液中酒精含量为80mg/100ml时驾车,被视为醉酒驾车。如果被警察第一次抓住,要当场没收驾照,并被立即送到拘留处医疗中心,关押12至484、时,理由是禁止他不清醒时再次上路。次日,这名司机要交纳数千美元的“保释金”以及250美元至400美元罚款,外加75美元医疗中心使用费,  相似文献   
16.
汽车公德     
陈建功 《新湘评论》2013,(18):14-15
我应该算是醉心于“自驾”的。也因为这痴迷,年届花甲,便放出狠话——离任后立即驾车游遍全国!令人惭愧的是,离任已久,所谓“游遍全国”,不过“图”上谈兵,最远的,也就是从北京驾车到过大同一次而已。当然也有可堪“吹嘘”的,就是前年夏末,应女儿之邀,和她小两口儿开着一辆老旧的“别克”,从西部的旧金山,开到了东部的纽黑文,算是把美国横穿过了一回。我虽老矣,揣个驾驶证件,在两个年轻人的陪伴下,轮换驾车驱驰,也算不上什么“壮举”。不过,毕竟和以往的访问有所不同,新鲜的感受还是不少的。有些感受,当时倒记了下来,也有一些,似乎被生活的纷繁掩盖了。直到不久前惊闻国内几起恶性交通事故,在美国的驾车感受,才忽然被唤醒了过来。  相似文献   
17.
13项死刑罪名被取消、酒后驾车成了“高压线”、面粉不能再“增白”、商品房必须“一套一价”…… 本月1日起,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新《刑法修正案》)为代表的一批法律法规开始实施,一系列变化正在我们身边悄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陈颖 《法制与社会》2011,(14):88-89
酒后驾驶几乎从汽车发明以来就相伴左右,由其引发的交通事故每年都夺走很多人的生命,2009年这个问题再一次被国人所关注,随着一起起恶性事件的发生,人们对酒后驾驶的关注也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孙伟铭一案一审死刑判决的出现。更是在全社会范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本文将通过对以酒后驾驶有关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分析比较,阐述了对于酒后驾驶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秋霞 《法制与社会》2011,(35):269-270
将酒后驾驶行为区分为一般违法的酒后驾驶行为与作为犯罪的酒后驾驶行为,对不同性质的酒后驾驶行为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定,从而符合“罪刑法定的原则”和“罪刑相适应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刑法修正案(八)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醉酒驾车等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行为犯罪,写入我国法典。一时间,社会各界舆论哗然,引发了醉驾入刑的热议。反对者称:醉驾入刑有违法律宽严相济政策;司法成本过高,长期难以为继。而拥护者则称:醉驾入刑有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排除了立法与司法脱节,导致醉驾量刑标准不一和适用法律不当的尴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