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磊 《前沿》2010,(3):F0002-F0002
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对和谐社会建设有无重要意见?武建奇教授在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著《马克思的产权思想》一书中指出,马克思经济学中的阶级并不简单的是一个描述性概念,还是一个分析性范畴,是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英刊《新左翼评论》2009年11—12月号刊登了著名阶级理论学者埃里克·奥林·赖特题为《理解阶级》的文章,综合分析了三种阶级理论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新的分析框架,并利用这个新的阶级分析框架,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尤其是美国的阶级状况。文章内容如下。笔者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撰写有关阶级方面的文章,当时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实证主义社会科学是两种有着根本性差  相似文献   
23.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根本性质和总主题。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并没有过时,依然是观察世界复杂现象的指导性线索。如果离开了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人们无法把握包含全球两大矛盾即南北矛盾和东西矛盾的变化及其规律,无法说明当今世界存在的阶级现象。苏共自我放弃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立场,导致亡党亡国的悲剧。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观察世界复杂现象,与"以阶级斗争为纲"有严格的区别,要求人们既要研究分析人类社会的阶级历史,也要研究当今世界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  相似文献   
24.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与阶级分析方法是分析阶级阶层问题的科学方法。用这种方法,毛泽东准确分析了革命时期阶级关系,邓小平把工作重心转向了改革开放,江泽民一脉相承创立了阶层结构论。  相似文献   
25.
根本对立的经济关系是阶级划分和进行阶级分析的根本依据。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阶级划分自然就失去这种依据,因此必须及时实现社会分层方法的转换,以阶层分析法替代阶级分析。社会分层方法的转换不能局限于阶级划分标准的变换,必须实现从阶级分析到阶层分析的根本转变。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采用阶层分析法,符合我国现实经济关系的新变化,消除了人们对改革开放性质的疑惑,对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6.
阶级分析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阶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社会的科学工具,并对现实世界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时代条件所发生的一些重要变化,阶级分析原本正确的一些具体观点需要人们进行重新审视:在发达国家,私有制同社会进步之间并不一定必然地呈现出一种负相关性;工人阶级的具体处境及构成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两极分化现象就总体而言已经消失;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冲突明显缓和.阶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指导,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使自身得以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27.
杨光斌 《政治学研究》2023,(5):154-168+211
一百多年来,中国政治学学科与各个时期的政治制度之间一直存在或隐或现的紧张关系,其根本原因在于政治学方法论具有塑造史观的功能,而外源性史观与具有高度历史连续性的中国政治之间存在着内在张力。政治学的传统的“三大方法”致力于“求变”:制度主义方法论和理性选择主义方法论塑造的史观试图改变“中国性”,阶级分析方法论起到拯救中国的作用但因放大其冲突论而曾招致政治动荡。“中国之治”是固本革新的产物,如何解释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政治学的当务之急。本文主张在“找回阶级分析”并弘扬其整合性功能的同时,发掘基于中国历史文明和政治实践的“中国性方法”的历史政治学,以此在研究重大议程中重塑史观,回归政治学的“求治”之道。  相似文献   
28.
张鑫 《理论探讨》2006,4(4):149-152
列宁的阶级分析理论认为,阶级的划分应以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为首要标准。这一理论长期被奉为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分析的唯一经典。但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中间阶级”、“政治权力寻租”等现象、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暴富阶层”的出现等社会阶级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我们在运用这一阶级分析理论时遭遇到了现实难题。财产、收入、知识、政治权力等因素在阶级分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彰显,任何单一划分阶级的标准都已无法解释越来越复杂的阶级现象。因此,探讨列宁的阶级分析理论及其在当代的不适用性,建构适合于当代社会尤其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社会阶级结构的阶级分析理论,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9.
先进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和政党实践的核心问题。然而,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无一例外地都在这个问题上发生过重大失误。失误的重要原因在于,没有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尤其是没有运用科学的方法认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对此,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深入探讨认识其先进性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30.
近代中国农村阶级有新的分化 ,地权变得更加集中 ,劳动农民遭受着更加严重的阶级剥削。中国共产党对农村阶级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其中以毛泽东的分析最为详细和确切。根据这种分析 ,党领导农民进行阶级斗争 ,把土地分给农民 ,改变了土地所有制 ,引起了农村阶级结构的深刻变化 ;党还制定出一系列革命政策 ,其中的税费政策 ,就是度阶级而别的。根据不同阶级的经济状况和政治态度 ,把税费负担的重心放在剥削阶级肩上 ,以减轻劳动阶级的负担 ,改善其经济状况。这说明科学的阶级分析是制订正确的政策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