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9篇
法律   241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112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逐渐在公安社区治安、公共服务、交通监管等方面得到了普及应用,不断推出的便民服务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大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发展的,涉及互联网势必存在相应的隐私安全问题。介绍了在公安大数据时代下,身份证网上应用对隐私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漫画     
《南风窗》2012,(23):13-13
消费名人插画迢迢微博转入八卦时段,从薛蛮子发迹史到王志文酒驾,从王石新欢到潘石屹绯闻,网媒纸媒似乎尝到了痛快言说的滋味。正如电视选秀打破了小圈子文化,消费名人隐私也安慰了欲窥大内而不得的屌丝们。  相似文献   
23.
[案情] 腾讯公司为QQ软件的著作权人,2010年其将QQ软件的运营和专有使用权许可给腾讯计算机公司.涉案“360隐私保护器”由奇智公司开发,通过奇虎公司提供信息的“360网”发行,该网主办单位为三际公司.涉案的“360隐私保护器”只针对QQ软件进行监测并进行评价和表述,原告认为其捏造事实,具有明显的不正当竞争意图,损害其商业信誉和声誉,构成商业诋毁.  相似文献   
24.
正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以《被预装的风险》为题,曝光了手机内置软件背后的种种黑幕。这些手机预装软件通过正常途径无法删除,而如果用户通过取得R00T权限,自行删除这些预装软件,手机厂商客服人员表示手机将不再享受保修服务。这些已经形成产业链的手机预装软件,无形中构成了对消费者的侵权。在消费者的呼声中,工信部即将正式实施的《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中,要求手机厂商预装软件必须通过工信部的审核关卡。  相似文献   
25.
电子数据的调取涉及诸多法律问题,美国的相关司法判例从电子数据搜查令的合理根据、电子数据搜查的搜查范围、电子数据搜查的时限等几个方面对电子数据搜查的相关问题加以规定,形成了系统性的电子数据收集法律规范体系。美国的相关判例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电子数据搜查相关法律规范体系具有借鉴意义,我国最新发布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在有关方面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26.
针对民事案件中法官泄露当事人隐私问题,分别从心理学以及法律法规等视角分析,承办法官应尊重案件当事人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依法保护当事人的隐私。鉴于法官泄露案件当事人隐私屡见不鲜的现状,提出相应的防范化解对策与建议:法院加强对法官进行有关保护案件当事人隐私的教育培训;法官放低姿态,树立依法保护案件当事人隐私的意识;法院应依法严肃处理泄露案件当事人隐私的法官;发现个人隐私被泄露,当事人应及时联系案件承办法官止损。  相似文献   
27.
我国关于儿童个人信息的规定呈现松散立法的特点,《网络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未来颁布实施的《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奠定了儿童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实践中,儿童个人信息保护中的年龄验证、监护人同意等操作存在诸多困难;知情同意原则的虚化使得儿童个人信息保护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细化并完善了保护儿童个人信息的实操性规范,但对于儿童年龄界定、监护人有效明示同意等需要进一步澄清和落实。  相似文献   
28.
龙骏腾 《人民论坛》2022,(16):85-87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权的受损呈现出规模性、隐蔽性和市场失灵性的新特点。“整合主义”、反垄断法的价值追求和公共利益理论为反垄断法保护个人隐私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在我国,反垄断法对个人隐私权保护有其可行性。应明确反垄断法可以应用于个人隐私权保护,并阐明反垄断法保护个人隐私权的评估细节,确定反垄断法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9.
“暴力讨债、侵犯公民隐私等确是现在我国‘私人侦探’存在的问题.各种名目的‘调查所’把社会上零散的‘讨债打手’聚集起来.披着合法公司的外衣,成为黑社会组织。严格地说。这是刑事犯罪问题.不在真正的私人调查问题讨论的范围内。”2月18曰下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主任郭太生教授接受了《人民公安》的专访,对私人调查业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0.
隐私权的伦理辩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耀怀 《湖湘论坛》2009,22(5):8-10
西方学界关于隐私问题的讨论,源于美国学者Warren和Brandeis对隐私的界定。1890年,在《隐私权》一文中,Warren和Brandeis将隐私界定为“不受干涉”或“免于侵害”的“独处”的权利。他们的这一界定影响深远,并导致了有关隐私权保护的法典的产生。与此相配合,西方伦理学界也试图为隐私权的保护提供伦理辩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