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9篇
法律   241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112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41.
杨江 《新民周刊》2012,(47):22-25
号称"江南第一探"的私家侦探韩冰自曝黑幕——所谓"福尔摩斯"不过是信息掮客,如果公安、卫生、教育、房管、车管等公职部门,银行、通信、航空、保险等商业服务机构内部没有"内鬼",私家侦探们纵有再大能耐,要拿到公民的相关核心信息"几乎是天方夜谭"。12月2日,新一轮寒流来袭前的温州,46岁的山东大汉韩冰站在公司窗前陷入了沉...  相似文献   
42.
判断交警部门是否侵权的标准,首先应该查明照片的来源——如果这张照片是别人窃取并传播的话,那么炙警部门最多承担保管不善的责任;而如果是炙警部门有意公开的话,那么就有可能构成侵权了。在侵权认定上,普通人与公职人员并无差别,除非公职人员履行的是公职行为,其隐私也是受到保护的。  相似文献   
43.
上海市14个住宅小区3000多名业主的相关个人隐私信息,在经过6次层层转卖后,竟赫然出现在了个别知名网站上。个人隐私信息怎么会在知名网站上“被公示”呢?上海警方日前破获了一起在网络上非法买卖、泄露个人信息的案件,办案人员在调查中发现,这类个人信息泄露事件背后不仅有着非法网络公关的影子.  相似文献   
44.
前段时间热映的一部科幻电影《盗梦空间》(又名《奠基》),带观众游走于梦境与现实之间,被定义为"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1]。在这部科幻电影中,盗梦小组短短几分钟就可以进入别人梦境,窥探对方的隐私,并植入新的记忆。  相似文献   
45.
《民主与法制》2011,(6):57-59
网络安全网站“360安全中心”于2010年9月27日发布了一款名为“360隐私保护器”的软件,监测国内最大即时通讯软件“腾讯OQ”对用户电脑中文件的查看情况,并指称QQ窥视用户隐私文件。  相似文献   
46.
孙超 《法制博览》2013,(6):76-77
随着公民越来越注重保护自己的隐私,隐私隐私权理论研究的不足越来越制约隐私权保护的实践。究竟什么是隐私?什么是隐私权?立法和司法实践也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因此清晰地对隐私隐私权进行界定变得愈发重要。  相似文献   
47.
鲍春 《学理论》2009,(28):126-127
隐私权是一个较为晚近的权利。之所以隐私权在美国首先被确立,与美国的特殊社会、文化环境大有关系。1890年,沃伦和布兰迪斯提出"隐私权",引起了轩然大波,在理论界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但隐私权体现在法律实践中乃至最后被确立为基本权利,却并非由此而一帆风顺。隐私权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举步维艰但却勇往直前的革命史。  相似文献   
48.
马兰 《前沿》2012,(13):18-20,57
相对于神经科学的发展,相关的伦理关注还很滞后。鉴于克隆技术、器官移植等生命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伦理冲击的先例,因此在神经科学技术还没有从实验室进入市场之前,需要考虑相关的道德决策问题。论文探析了脑成像中的思想隐私以及神经增强中安全与公正等实践伦理问题,还讨论了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等概念层面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49.
"人肉搜索"最早诞生于2001年的猫扑论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并不必然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人肉搜索"本身不存在是否犯罪的问题,我国刑法对严重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和公民个人信息的"人肉搜索"已有相关规定,没有必要将"人肉搜索"的入刑予以单独规定,只有当行为人采取"人肉搜索"的方式侵犯了他人隐私或个人信息,情节严重时才涉及纳入刑法规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0.
从美国安全港提议透析我国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已经到来,隐私权的保护同样踏入了网络的空间。网络隐私权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隐私权,形成了其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和保护模式。当今世界对隐私权的保护模式主要有行业自律和立法规制,本文旨在通过对美国安全港模式进行分析,并对网络隐私权的两种保护模式进行比较,提出适合我国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